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推动创新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参与凸显了其在数字伦理和数字教育中的标杆地位。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科林·贝利(Colin Bailey)教授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会议“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中发表主旨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伦理》,详细探讨了大学如何在教育领域更加安全地、高效地和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教育、教学以及教育学生全面了解和辩证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作为主讲人,贝利教授讨论了玛丽皇后学院在沉浸式数字学习方面的最新研究,以及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贝利教授表示:“各种数字教育的新兴形式是确保大学支持21世纪学生学习的关键;玛丽皇后学院正在结合其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的优势,助力包容性和道德性的数字未来。”
1.沉浸式学习对疫情期间的学生至关重要
随着混合模式教育和混合现实技术的投入使用,玛丽皇后学院在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该大学因在化学课程中实施混合现实技术教学而获得了皮尔逊高等教育创新奖(Pearson’s inaugural HE Innovate Awards)。通过引入在线平台和混合现实智能眼镜,玛丽皇后学院使远程学生能够利用全息图像和虚拟现实交互沉浸在实验中。
2.先进技术提高教育的可及性和包容性
贝利教授强调了玛丽皇后学院在灵活、沉浸式医学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旨在向更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开放该专业。该大学与英国健康教育学院合作推出了混合学习医学学位,结合了面对面、在线和数字学习体验。VR和AI等技术对于远程学习、医疗模拟和触觉训练至关重要。例如,玛丽皇后学院的牙科专业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模拟器来模仿现实的牙科专业操作。由于其在塑造未来医学教育方面的作用,玛丽皇后学院在马耳他举行的 2022年医疗科技奖上荣获“数字健康教育卓越奖”(Digital Health Education Award)。
3.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贝利教授还在31日围绕人工智能和数字伦理的小组讨论中发表了相关报告,小组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同济大学和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组织的发言人也出席了会议。在接受最著名的国家广播公司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独家采访时,贝利教授讨论了玛丽皇后学院与中国高校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谈到了先进技术给大学带来的挑战:“主要的挑战是确保我们公开、适当和合乎道德地快速使用这些新技术,以加强我们的教育,并使我们的学生具备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所需的技能。实现这一切的关键是跨机构共同创建它们,同时也直接与学生共同创建。”当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及其道德使用时,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的24所顶尖大学制定了一套原则,同时与学生合作,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恰当使用,进而助力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2024-01-31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王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