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分论坛纪实

发布者:王浩发布时间:2024-06-22浏览次数:10

分论坛一:STEM教育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施晨莺主持了分论坛一——“STEM教育探索”。四川师范大学的贺欢同学、辽宁师范大学的王腾同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王振强同学、Flinders University的李怀宇同学、上海师范大学的肖明香同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张雅茹同学分别就“女性参与美国高等STEM教育的困境与审思”、“澳大利亚STEM教育发展:背景、政策与实践”、“科学教育研究的主要议题及其启示——《科学教育研究手册》卷Ⅱ评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中学数学STEM课程构建与实施”、“《跨学科融合教育:STEM教学指南》的解读与启示”、“依托国际组织平台打造我国STEM教育新高地:何以与何为——对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建设研究”进行了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宋佳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宋佳老师对六位同学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选题具有时代意义,从不同国别和视野切入。同时,宋佳老师针对每位同学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涵盖了选题大小、背景阐述、如何选取并深入挖掘某一关键点,以及思考我国STEM教育可借鉴之处等多个方面,使同学们都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分论坛二:数字教育转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凌慧主持了分论坛二—— “数字教育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宁波教授为点评人。安徽师范大学高雅、重庆师范大学康乐、西北师范大学王燕、上海师范大学凌慧等4位同学分别就“新自由主义对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影响——以NAPLAN数字评估为例”、“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幼儿园课程改革创新研究”、“法国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提升政策研究”、“大型语言模型对德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以Chat GPT为例”进行分享。

在点评环节,宁波老师分别指出了这4篇论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一一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他提出了什么是数字教育,如何理解数字素养。他强调数字素养就是使用数据的能力,我们需要用数据化的素养把特定的数据转化成特定的文化,所以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去讲中国特色,讲社会主义。此次论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还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



分论坛三:全球教育治理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冯远主持了论坛三——“全球教育治理”。湖南大学秦煜萱同学、西南大学朱艾雨欣同学、上海师范大学王卉卉同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冯远同学分别以“欧盟STEM横向技能评估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启示洞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教育治理:伦理使命、内容路径与治理机制”、“美国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政策、实践及启示”、“通过PISA看待芬兰教育的昨日与今天”为题作了汇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卞翠老师对每一位同学就汇报的内容依次进行了指导,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可以在梳理欧盟STEM横向技能评估框架后继续了解STEM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阶段;论述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理论逻辑之后可以补充应用的现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应更多的充实芬兰教育现状的内容等。此次论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使同学们明确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应该在何处下功夫。




分论坛四: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冉冉主持了分论坛四——“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陈志娟同学、同济大学胡馨之同学和潘茂波同学、同济大学万亚文同学、华东师范大学张强同学和张瑛同学、上海师范大学李滢滢同学分别就“校园环境支持对博士生学术时间投入的影响—基于Nature全球调查数据的分析”、“‘贯通式’中德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困境与保障策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层次医学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逻辑及经验启示”、“学术的‘双行道’:教育研究-实践伙伴关系的域外探索”、“法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选送研究”进行了分享。

同济大学郑高明老师担任点评专家。郑高明老师肯定了大家多元的研究视角以及理论模型,就论文框架、研究方法、现存挑战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交流,亲切鼓励每位同学要对自己的学术能力更加自信。同时,郑老师指出大家在研究中还要强化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贡献,在使用实证研究时,厘清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缺口,阐明使用的案例为解决问题能提供怎样的启示和方法。



分论坛五:国际组织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花萱子主持了分论坛五——“国际组织实践”。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华洋同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阮京洁同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刘雨佳同学、浙江大学的刘存钰同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周珺同学、浙江大学的卢宇峥同学分别就“IB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跨学科主题活动路径探索与实践”、“区域性国际组织参与STEM教育治理的策略研究”、“里加周期内欧盟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与德国实践——以‘职业教育4.0’计划为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女性参与STEM教育的路径综述与评析”、“国际组织视角下的全球教育治理与调整:动因、举措与特征”、“复苏与转型: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战略(2022-2029年)》”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华聪老师担任本论坛的点评专家,对六位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评审。刘老师首先对每位同学的努力表示了肯定,并给予他们鼓励,她以专业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出发对每位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个性化的点评,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刘老师认为同学们在研究中不应满足于报告的简单翻译或仅使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她强调,应深入挖掘论文的理论内涵,增强对研究范式的掌握和运用,以提升论文的逻辑严谨性和学术专业性。通过刘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受益匪浅,在学术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分论坛六:中国教育经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成佳蕾主持了分论坛六——“中国教育经验”。东北师范大学王博同学、东北师范大学董思家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秦真科同学、华东师范大学陈慧婷同学、华东师范大学杨紫翰同学、上海师范大学张寅秀同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成佳蕾同学分别就“How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fluence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First-year Mathematics Courses”、“‘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助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理路——基于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视角”、“问题解决式项目化学习路径架构、实施策略及评价标准设计”、“中小学社会责任感测评的核心要素与工具编制”、“上海市美术空中课堂教学视频分析:基于NVivo的质性研究”、“论教育扶贫的中国经验”、“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数学课堂特征:来自上海小学专家教师的观点”进行了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张华峰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张老师对每位学生的研究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强调研究应更加聚焦,注重实践的同时不能忽视学术性,特别是理论的选择和建构。他还指出,对于中国经验的分析和提炼,要扩大视角,聆听国内外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教育的故事。张老师的悉心指导让在场的所有汇报人都受益匪浅。



分论坛七:教师教育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刘晓钰主持了分论坛七——“教师教育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张枫同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春燕同学、上海师范大学张运吉同学、上海师范大学朱佳雯同学、上海师范大学张念同学分别就“国际视域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赋能’还是‘负能’”、“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术工作‘临时工化’现象的本质及其时代流变”、“Cognitive Demands of Mathematical Tasks in Online Video Lessons between Shanghai and Engl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Praxeological trajectories of two novice mathematics teachers: Responding to diverse resources in a collaborative documentation design environment”、“澳大利亚教师减负政策的实践与启示”进行了分享。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晓峰教授为本分论坛的点评专家。张晓峰教授指出论文选题尤为重要,要对重要概念应进行操作性定义,注重问题链、层层递进;进行实证研究时,要学会挖掘包括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在内的实证数据,跨国别对某方面深入透彻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提出“如何认识教师身份”,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




分论坛八:未来教育变革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于默然主持了分论坛八—— “未来教育变革”。厦门大学罗悦同学、湖南农业大学殷文轩同学、青岛大学马子钰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王清涛同学、华东师范大学于金申同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林婉婷同学分别就“STEM国际教育政策动向与实践趋势--以美英加澳新为例”、“革命抑或危机:大语言模型赋能大学教学及其限度”、“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位、任务指向与行动策略”、“迈向新的社会契约:重塑未来教育何以成为全球共同议程”、“未来教育研究新进——UNESCO的未来素养创新实验室个案研究”、“中非教育合作的回顾与展望:以人力资源开启新篇章”进行了分享。

所有汇报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李廷洲老师针对每位同学的分享都表达了肯定并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关于研究的基本范式、理论视角的选取、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都进行了总结,并就现在研究生论文写作时遇到的问题与六位发言人进行了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