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 | 方建锋: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发布者:王靖雯发布时间:2022-03-30浏览次数:10

3月18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方建锋围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此讲座是研究院“学思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三讲,由王洁教授主持,胡国勇教授与谈,校内外师生踊跃参与。

主讲人 | 方建锋研究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协助管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方建锋研究员对比了雅斯贝尔斯、《中庸》、《说文解字》等对教育的理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定义更加简洁,更具美感,不仅指出教育要尊重人的天性,说明教育是年轻一代向年老一代学习的过程,还在包含了价值观的因素——善。方老师认为,尽管科学命题的成立不仅需要证实,还需要证伪,但证伪主义虽在逻辑上说得通,在现实中却由于知识量、实验次数和时间的有限性而难以操作。而且,如果证伪主义一直被严格执行,教育中的很多尽管存在缺陷,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理论将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方老师认为,教育学的自然科学化倾向带来一些问题。第一,教育内容学科化和逻辑化,这使得学校教育和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的真实世界存在偏差,不能帮助学生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第二,道德教育的理性化存在局限性,因为道德教育难以通过理智说服的方式完成。第三,教育形式的规模化、效率化、制度化,如班级授课制、学校教育与国家教育。这导致学校教育日益庞大,自成体系,而且带来“文凭教育”现象,背离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初衷。第四,教育理论的规律化与操作化,使得教育理论高度抽象,丧失了丰富的情境性,对具体情境的指导作用有限。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趋势,方老师提出以下观点。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应该寻找教育的意义基础,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意义基础,探索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其次,针对教育形式的改革,应走向“学习化的社会”。第三,在教育研究的取向上,主要有三个方面:跨学科取向,日常生活取向和具体实践取向。

胡国勇教授对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随着现代化进展和社会变迁,教育逐渐成为国家重要事业,不再仅仅是从哲学层面思考“如何培养一个人”,研究对象和方式自然也随之变化。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现在的教育研究更加关注细节,从原理和哲学层面进行反思逐渐减少。但是因为科学依然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科学化自然也会存在自身的弱点与盲点。教育学科不是在做“无解”的研究,而是不断逼近真相、持续渐进地找寻最佳方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