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2025年提升全校幸福感战略

发布者:万军恺发布时间:2025-04-08浏览次数:10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学生幸福感与学业成绩的正向关联已得到广泛验证。在这一背景下,新西兰教育界正面临独特挑战。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几个特点,即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对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的社会情感行为。但该国校园欺凌率长期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如何通过系统性干预改善校园环境,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干预,学校完全能够在提升师生幸福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Wellbeing@Schools项目”的最新研究为新西兰学校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数据显示,当学校实施针对性教学实践与全校性干预措施时,学生幸福感显著提升,攻击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这一发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善方向。

一、三大核心策略构建幸福校园

1.正念教育实践

研究表明,创造学生表达空间并融入幸福感策略的课堂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正念训练因其对情绪调节的显著作用成为新兴实践。通过呼吸练习、简短冥想及正念饮食等日常活动,学校可培养学生对当下的觉察能力。元分析证实,这类干预对青春期后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尤为明显。

2.情绪调节教学

系统性情绪管理课程是幸福感教育的基石。新西兰本土研究显示,当学生掌握情绪调节工具后,积极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显著增加。配合校级反欺凌政策的实施,这种技能+环境的双重干预能有效营造包容性校园文化。

3.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科学的幸福感监测机制是持续改进的前提。通过定制化问卷、标准化调查及行为数据分析,学校可精准评估现有政策效果,识别需重点干预的领域。这些诊断工具如同指南针,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优化方向。

二、多方协作构建支持网络

提升幸福感需要全社会协同努力。目前新西兰已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Barnardos Aotearoa等组织通过预防性心理健康资源、保密咨询服务及与Life Education Trust等机构的合作构建安全支持网络。Pause Breathe SmilePBS)数字平台在Southern Cross Healthcare资助下,已覆盖500余所学校,惠及15万学生。独立评估显示,实施该项目的学校一年后师生幸福感提升21%

此外,奥克兰大学开发的SPARX互动CBT工具通过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为青少年提供可及的心理韧性培养方案。它专为1219岁的年轻人设计,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以有趣的互动形式教授实用的心理健康技能。SPARX旨在为年轻人提供应对日常挑战的治疗和实用技能。从2025年第一学期开始,将提供SPARX促销工具包,以帮助学校将SPARX纳入其福利计划。

三、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融合

拥有近50年经验的和平基金会,将毛利文化中的tuakana-teina(长幼互助)理念融入冲突解决教育。其培养的和平大使在促进校园包容性方面成效显著。这种建设性解决冲突的全校方法对学校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得学生安全感提升,间接促进学业进步。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

面对新学年,新西兰教育系统已具备清晰的行动框架。以证据为基础设计干预措施,建立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强化家校社多方协作。通过整合教学创新、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新西兰正朝着每个成员都能在尊重包容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愿景稳步迈进。这场幸福感提升行动,或将成就2025年新西兰教育史上最具意义的转变。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schoolnews.co.nz/2025/03/boost-whole-school-wellbeing-in-2025/amp

 

编译自:新西兰学校新闻(School News New Zealand),2025-03-08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马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