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约2.4亿名残疾儿童面临着系统性的研究缺失与服务排斥。尽管国际社会对包容性发展作出承诺,但针对这一群体的有效政策、项目和投资仍缺乏坚实的证据支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下属的Innocenti全球研究与展望办公室于2025年4月发布的《残疾儿童全球研究议程》(Global Research Agenda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以下简称《议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填补知识缺口,推动将残疾包容纳入全球研究主流,为实现残疾儿童的权利与全纳发展提供行动框架。
一、研究议程的核心框架与愿景
《议程》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残疾儿童在研究中拥有发言权,从“被研究对象”转变为“知识共创者”。其愿景是建立全球研究框架,推动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投资,保障中低收入国家残疾儿童在发展和人道主义环境中的包容与权利。为此,《议程》提出五大战略目标:1. 填补证据缺口:针对教育、保护、社会福利等领域,解决“哪些措施有效”的关键问题;2. 主流化残疾研究:将残疾视角系统融入所有儿童研究,而非孤立对待;3. 支持针对性研究:深入分析残疾儿童面临的特定障碍,如教育排斥、暴力风险;4. 强化包容性方法:采用参与式、无障碍的研究实践,直接吸纳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参与;5. 促进研究转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和投资,改善残疾儿童生活质量。
二、聚焦五大优先研究领域
通过“残疾研究优先级确定活动”(DRPE),《议程》明确了五大亟需研究的领域,每一项都针对残疾儿童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1. 暴力预防与保护:残疾儿童遭受虐待、忽视和剥削的风险远高于普通儿童,但保护系统常因识别不足、服务不可及而失效。研究需回答:如何设计社区、学校和机构内的有效预防模型?如何提升家庭和照护者的保护能力?例如,校园暴力干预需结合无障碍举报渠道和同伴支持,而家庭层面的干预需关注照护者压力管理与资源链接。
2. 社会保护与经济包容:残疾儿童家庭常承担医疗、辅助器具等额外开支,现有社会保护项目却普遍缺乏针对性。研究重点包括:哪些现金转移、补贴政策能减轻家庭负担?如何确保辅助器具和康复服务的可及性?例如,乌干达的残疾儿童津贴试点显示,结合社区康复服务可提升家庭应对能力,但规模化实施的关键因素仍需探索。
3. 强化残疾人组织(OPDs)的倡导能力:OPDs是推动残疾儿童权利的核心力量,但面临资金和能力瓶颈。研究需明确:如何支持OPDs提升研究与倡导能力?青年主导的倡导项目如何影响政策?肯尼亚案例显示,OPDs通过联合研究推动政府预算调整,但此类经验的复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总结。
4. 全纳教育模式:全球残疾儿童入学率比普通儿童低30%,低资源环境中问题更突出。研究致力于寻找可扩展、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如: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是什么?如何设计适配的课程和学习材料?埃塞俄比亚的“同伴支持计划”提升了课堂参与度,但教师持续支持机制仍需优化,相关证据将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5. 早期识别与干预:早期发现发育迟缓并介入,可显著减少教育和社会融合障碍。研究关注:如何将筛查融入初级卫生保健和学前教育?社区主导的干预效果如何?印度的基层健康工作者联动筛查已初见成效,但跨部门协作的长效机制仍需完善。
三、实施策略
《议程》提出“双轨策略”:既开展针对残疾儿童的专项研究,又将残疾视角纳入所有儿童研究。具体通过以下五大支柱进行推进:
1. 系统性填补知识缺口:开展证据综合分析(如全纳教育项目元分析)、建立全球数据库、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本土研究,确保证据贴合实际需求。
2. 促进协作与可见性:搭建全球研究平台(如年度峰会)、推动跨部门合作,将残疾议题纳入教育、卫生等政策议程,避免孤立施策。
3. 主流化残疾视角:在儿童研究中纳入残疾维度(如教育评估增设残疾儿童参与指标)、要求数据按残疾状态分拆,确保这一群体不被忽视。
4. 构建投资证据基础: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论证干预措施的长期效益(如早期康复的经济回报)、发布投资案例手册,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5. 搭建行动与问责机制:建立成果转化路径(如政策简报、圆桌会议)、设立年度评估机制,监测研究对政策和项目的影响。
四、多方协同
《议程》强调,政府、资助者、研究机构、OPDs和国际组织需共同行动。首先,政府需要将残疾研究纳入国家战略,保障预算,如在教育基金中设立全纳教育专项;教育资助者可以设立专门基金,确保5%-10%的儿童研究预算用于残疾包容,支持跨学科项目;研究机构则投身于培训包容性研究方法(如无障碍数据收集),开放数据共享平台;残疾儿童从“参与者”变为“主导者”,参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成果传播;各国际组织积极推动《议程》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框架对接,促进全球协调。
《残疾儿童全球研究议程》揭示了一个核心逻辑:通过参与式方法让残疾儿童的声音成为证据的核心,通过系统性框架将证据转化为政策行动。未来的挑战在于将这份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确保每个残疾儿童都能在研究、政策和项目中被看见、被听见,最终实现“不让一个儿童掉队”的全球承诺。这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超越承诺,以持续的协作和投入,为残疾儿童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的未来。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unicef.org/innocenti/reports/global-research-agenda-children-disabilities
编译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5-04-09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李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