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马德里地方政府于近日宣布,将在辖区内公立小学全面实施分级屏幕使用时间管理制度,这项被称为数字节制计划的教育改革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根据最新公布的实施方案,该地区将建立覆盖0-12岁儿童的全年龄段数字设备使用规范:
婴幼儿阶段(0-3岁):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电子屏幕接触,强调感官刺激与肢体互动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期(3-6岁):每周累计使用时长不超过60分钟,且须在教师全程监督下进行认知启蒙类程序操作。
基础教育初期(3-4年级):将数字设备定位为辅助工具,每周使用上限调整为90分钟。
小学高阶阶段(5-6年级):允许每周2小时屏幕时间,重点培养基础数字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特别强调数字作业禁令——教师不得布置任何依赖电子设备完成的课后任务。对于中学生群体,校方则拥有自主裁量权,可依据学科特点制定差异化方案,同时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保留豁免通道。
这项涉及马德里大区500余所公立学校、惠及近20万学童的变革,源自教育界对数字原生代发展隐患的深度忧虑。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报告显示,西班牙青少年日均屏幕使用时长已达6.2小时,远超欧洲平均水平。马德里教育局长玛尔塔·费尔南德斯在政策说明会上指出:神经科学研究证实,过早接触数字设备会阻碍儿童语言系统和运动神经的发育,我们正在为过度科技化教育付出认知能力退化的代价。
教育技术专家卡洛斯·门德斯评价:这场改革标志着全球教育界开始正视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效应。马德里方案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渐进性,既回应现实焦虑,又为数字素养培育预留空间。随着OECD最新教育质量评估显示,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国家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下滑10-15个基点,这场教育科技再平衡运动或将催生更多逆流者。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europeantimes.news/zh-CN/2025/03/
编译自:The European Times官网 2025-04-04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 毕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