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今年“世界读书日”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Reading: A Bridge to the Future)。近些年,随着电子传媒与阅读方式的普及,青少年阅读逐渐有脱离纸质阅读的趋势。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扩展了青少年多元阅读素材与体验。面向未来,世界各国通过多种方式提升青少年阅读素养,加强家校社协作提高青少年阅读兴趣,不少国家出台了短期或中长期“国家阅读战略”积极干预青少年阅读能力,加强阅读教学指导与评估,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图书馆、公益团体等一道为推广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世界银行:孩子如何学会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儿童阅读能力是教育域的一项核心任务。随着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教育公平的持续关注,如何有效地教授儿童阅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世界银行发布文件《孩子如何学习阅读:迈向基于证据的课程规划》(How Children Learn to Read: Toward Evidence-Aligned Lesson Planning),系统梳理了儿童学习阅读的基本原理、教学框架、内容和方法,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基于证据的阅读教学指南。
一、阅读学习的基本原理
阅读理解是解码(词汇识别)和语言理解的产物。这一模型强调,无论是哪种语言的阅读,都需要同时发展词汇识别和语言理解能力。词汇识别涉及将印刷文字转化为可识别的单词,而语言理解则涉及将识别出的单词转化为意义。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涉及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研究发现,阅读时,视觉词汇形式区、语音分析区和词义存储区等大脑区域被激活,并通过新建立的神经通路相互连接。这些通路的形成是学习阅读的基础,使得语音与印刷文字和意义相关联。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阅读并不是一件自然或容易的事情。尽管人类大脑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但阅读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需要大脑进行大量的重组和新建神经通路。此外,不同语言的书写系统透明度差异也导致学习阅读的难易程度不同。
二、阅读发展的阶段
根据Ehri的理论,阅读发展可以分为前字母阶段、部分字母阶段、全字母阶段和巩固阶段。(1)前字母阶段:儿童尚未形成字母-声音意识,尝试通过单词的外观或形状来识别单词;(2)部分字母阶段:儿童开始理解字母代表声音,但解码单词时速度较慢且需要费力;(3)全字母阶段:儿童能够自动识别大量单词,并通过解码来阅读新单词;(4)巩固阶段:儿童在阅读准确性、流利性和理解力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复杂文本。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在前字母阶段,教学应侧重于建立字母名称和形状的知识,培养基本的语音意识;在部分字母阶段,则应重点教授字母-声音对应关系,并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解码能力。
三、基础阅读技能的教学
有效的基础阅读技能教学应遵循系统、明确、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包括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提供指导练习、独立练习、拼写和写作以及解码文本阅读等环节。
语音意识是阅读学习的关键前提。儿童需要学会识别单词中的单个音素(如/p/、/b/、/t/等),并能够将这些音素组合成单词或分解成单个音素。教学活动应围绕这些目标设计,如通过拍手、拍桌子等方式感受音节的节奏和长度。
自然拼读法是通过教授字母和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帮助儿童学习阅读的方法。教学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从常见拼写模式到不规则拼写的顺序。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儿童可以逐渐掌握自然拼读法并应用于实际阅读中。
除了自然拼读法外,儿童还需要学习一些高频出现但不符合自然拼读规则的不规则词。这些词汇应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来掌握,并在阅读中不断巩固。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儿童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义。
四、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
1.词汇知识的积累
词汇是语言理解的基础。教师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儿童积累词汇知识,如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儿童接触和使用新词汇;通过讨论和分享个人经历来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2.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教学
除了词汇外,语法和句子结构也是语言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同时,还应鼓励儿童在阅读中注意和分析句子结构以提高理解能力。
3.背景知识的构建
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本内容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讨论相关话题等方式帮助儿童构建丰富的背景知识体系。同时,还应鼓励儿童在阅读中主动寻求和获取背景知识以加深理解。
五、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1.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以满足不同兴趣和水平的需求。这些材料应涵盖故事书、科普读物、诗歌等多种类型,并注重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2.鼓励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儿童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和机会,并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还应通过定期分享阅读体验和成果来增强儿童的阅读动机和自信心。
3.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合作学习活动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同伴互评和互助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儿童学习阅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努力和创新实践。通过遵循基于证据的教学框架和原则,注重培养儿童的语音意识、自然拼读能力、词汇知识以及语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为儿童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并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发挥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世界银行,2025-04-17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李滢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强语言多样性提升全球教育素养
在第25届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探讨了加强多语言教育,特别是加强母语教育对于提升全球教育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语言教育的相关实施建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语言地图》(UNESCO’s World Atlas of Languages)来看,现存有8324种口语或手语。其中,有7000种使用至今。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只有351种语言被用作教学语言。可见,语言多样性正受到威胁,许多语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学习危机因资金不足而加剧,这要求对教育政策和相关干预措施进行深刻的思考,尤其是站在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的思考。在教育中,教学语言不应是学习的障碍,而应是一种基本杠杆,为学习者提供坚实的基础,以保证他们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帮助他们释放更多的潜力。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范式,优化有限资源的使用,促进多语言之间的互补,以取得更大的教育进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UNESCO-IBE)通过其旗舰项目“内生性课程和普遍价值观”(Endogenous Curriculum and Universal Values)的经验梳理出了三个实现多语言教学愿景的基本要素:教授的语言数量需得到官方认可,同时必须与人力资源、资金和可用材料等资源保持较高的匹配度,以确保高质量的教学;课程、教学语言、师资培训、评估框架和学习资源等应符合因地制宜的有效性原则;根据测试模型对学习质量影响的结果来看,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情况,从而谨慎对语言模型做出抉择。
同时,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要求,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提出反思性问题: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让更多的语言种类成为教学语言,以助力学习者的发展?非洲在利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探索地方语言的潜力?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国家语言,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每种语言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身份和知识。促进语言多样性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世界。多语言教育能够帮助学习者拥有更高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不懈努力中。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5-02-26;2025-02-27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子靖
经合组织PISA 2022阅读素养评估的发现与启示
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 2022结果显示,全球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的表现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特别是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行为、能力和策略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PISA测试中阅读素养的表现
PISA测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旨在评估15岁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核心领域的知识与技能。阅读素养作为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备受各界的关注。
1. 阅读素养的定义与评估框架
PISA将阅读素养定义为“个体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力,以及为了参与社会生活而有效地寻求信息、理解使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阅读素养在个体成长和社会参与中的重要性。
PISA阅读素养的评估框架主要包括文本范围、阅读任务类型、阅读策略和情境等多个维度。文本范围涵盖了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如记叙、说明、议论等形式的文章,以及图表、列表、图解等非文本形式的信息。阅读任务类型则包括理解、解释、反思和评价等多个层次,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2. 全球学生阅读素养表现概览
根据最新发布的PISA 2022测试结果,全球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的表现呈现出显著差异。新加坡在阅读素养方面表现卓越,平均分高达543分,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爱尔兰、爱沙尼亚、日本、韩国也表现出色,均超过经合组织平均水平(476分)。
然而,全球范围内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的表现并不均衡。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远低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国家之间,也体现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往往在阅读素养方面表现出色,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二、主要发现
1. 阅读素养与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
经合组织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素养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往往拥有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从而在阅读素养方面表现出色。相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则可能面临阅读资源和机会匮乏的问题,导致阅读素养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表现尤为明显。在一些教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在一些教育体系存在明显短板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2. 数字化阅读对阅读素养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合组织研究发现,数字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素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数字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的文本信息,包括电子书、新闻、博客、社交媒体等。这种便捷性和丰富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阅读素养。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也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数字化阅读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信息筛选、整合和评价能力。学生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阅读策略对阅读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经合组织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策略对其阅读素养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PISA测试中,那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的学生往往在阅读素养方面表现出色。他们能够根据文本类型和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如预览、略读、精读等,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阅读策略。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倡议与建议
针对全球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存在的差异和挑战,经合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建议,旨在推动全球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1. 加强阅读素养教育体系建设
经合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强阅读素养教育,将其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通过加强阅读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其阅读素养和能力水平。同时,经合组织还建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大对阅读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阅读材料和环境。这包括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推广电子书等新型阅读资源,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和竞赛等。
2. 促进教育公平与包容性发展
针对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问题,经合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公平。这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力度、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和支持等。此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与沟通工作。通过家校合作、社区阅读活动等形式,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为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3. 推动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发展
针对数字化阅读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问题,经合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积极推动数字化阅读的发展和应用。这包括加强数字化阅读资源建设和推广、开展数字化阅读培训和指导等。同时,建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关注数字化阅读带来的新挑战和问题。如信息过载、隐私泄露等风险问题需要得到有效应对和解决。通过加强监管和引导工作,确保数字化阅读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数字化与阅读的关系
1. 数字化阅读的优势与挑战并存
数字化阅读作为新型阅读方式之一,具有便捷性、丰富性和互动性等诸多优势。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的文本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这种便捷性和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阅读素养和能力水平。
然而,数字化阅读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信息过载导致学生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隐私泄露风险威胁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应对和解决,以确保数字化阅读的健康、有序发展。
2. 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相辅相成
虽然数字化阅读具有诸多优势,但传统阅读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传统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深入思考和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在推动数字化阅读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传统阅读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经合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积极探索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路径和方法。通过结合两者的优势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机会。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纸质书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呈现;也可以利用传统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数字化文本信息等。
3. 加强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培养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阅读素养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数字化阅读素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还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筛选、整合和评价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因此,在推动数字化阅读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培养问题。这包括加强数字化阅读指导和训练、提供针对性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和环境等。通过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力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趋势。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pisa-2022-results-volume-i_53f23881-en.html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21st-century-readers_a83d84cb-en.html
编译自:经合组织,2023-12-05
编译自:经合组织,2023-05-04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花萱子
澳大利亚“阅读保证”战略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2024年2月,澳大利亚发布《阅读保证——如何给每个孩子最好的成功机会》(The Reading Guarantee:How to give every child the best chance of success)报告。报告指出,教育体系的一项基本承诺是,几乎所有上学的孩子都将学会如何阅读。然而,最近的证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在校学生并未掌握所需的阅读技能。来自贫困家庭、偏远及农村地区的学生,往往在阅读成功之路上面临更大的障碍。但就连约四分之一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也在阅读上遇到困难。数十年来,关于如何教授阅读的争议导致许多学生未能接受到最佳教学实践。基于此,澳大利亚政府致力于实施一项为期十年的“阅读保证”(Reading Guarantee)战略,以应对阅读方面的挑战,确保所有学校都采用最佳实践方法,以免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该战略应包含六个步骤,旨在提高澳大利亚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素养。
步骤1是承诺让至少90%的学生成为熟练的阅读者。一是承诺制定一项长期目标,即至少90%的学生在澳大利亚全国评估计划——读写和计算能力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 Literacy and Numeracy,简称NAPLAN)中达到“熟练”或“超出预期”等级,从而在3年级、5年级、7年级和9年级实现阅读熟练度。二是承诺以2023年各州“读写和计算能力评估”数据为基础,制定一个10年目标,即在3年级、5年级、7年级和9年级中,达到阅读熟练度的学生比例提高15%。按所有州的平均水平计算,这意味着从2023年的68%提高到2033年的83%。三是通过提交至澳大利亚各议会的独立年度报告,报告目标进展情况,包括高成就学生和弱势学生的进展情况。
步骤2是为教师和学校领导提供关于如何教授阅读的具体指南。一是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牵头,制定关于阅读教学的全国教学实践指南。二是审查现有提供给学校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指导,确保建议一致且符合证据。三是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000万澳元用于教育研究,通过填补研究空白和探索在学校实施最佳实践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来加强指南。
步骤3是确保学校拥有教师教授阅读所需的高质量课程材料和评估工具。一是确保教师能够获取针对所有年级的质量有保证的全班课程材料和干预计划。作为优先事项,政府应投资于小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科学和英语学科的知识丰富型材料,以及针对中学学生的阅读干预计划和评估工具。二是为公立和低收费非公立的初等和中等学校投资可解码读物,用于早期阅读教学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支持。三是通过一次性拨款,为表现不佳的弱势学校提供资金,以购买质量有保证的课程材料,包括基于证据的阅读计划。四是承诺逐步淘汰与证据不符的材料、阅读计划和阅读评估工具。五是建立严格、独立的质量保证机制,以持续评估和报告学校可获得的综合课程材料的质量。六是验证初等和中等阅读评估工具,以确保学校了解哪些阅读评估是有效的。
步骤4是要求所有学校对阅读技能进行全面筛查,并帮助落后学生迎头赶上。一是要求所有学校至少每年两次使用基于证据的阅读评估工具,对从幼儿园到2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的学生以及所有新入学的学生进行筛查。二是要求所有小学和中学根据最佳实践指南采用“干预-响应”模式,为阅读落后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补课支持。三是确保将关键数据纳入附有全国统一学生标识符的学生记录中,以便学生在转学时能够携带其学业记录。
步骤5是通过必要的培训和新推出的质量有保障的微型证书,以及设立专门的读写能力教师岗位,确保教师具备教授阅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是为教师、助教、专家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开发和资助基于证据的阅读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微型证书,并向雇用持有这些证书的教师和助教的学校提供激励性付款。二是要求所有小学课堂教师将至少25%的认证专业学时用于质量有保障的阅读教学培训。三是由独立机构对阅读教学培训进行质量保障,以确保其有效且符合最佳实践指南。四是在每所学校设立读写能力教学专家岗位,在每个地区设立读写能力骨干教师岗位,并在每个系统中设立读写能力首席骨干教师岗位,以此对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指导。五是通过为教育心理学等专门岗位提供大学奖学金,构建专门支持体系。六是借鉴英国教育部推出的“语言中心”模式,建立示范学校,展示最佳实践。
步骤6是通过加强监控和强化学校绩效评估来鼓励采用最佳教学实践。一是要求对所有一年级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的语音拼读筛查测试(Year 1 Phonics Screening Check),作为对早期阅读表现的系统“健康检查”。二是承诺进行更频繁、更全面的学校评估。评估应至少每四年进行一次,并包括对学生成绩、课程实施情况以及阅读教学方式的严格审查。三是根据最佳实践指南,在学校校长绩效评估中纳入关于实施基于证据的阅读教学实践和评估协议的标准,以增强校长绩效评估的全面性。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grattan.edu.au/wp-content/uploads/2024/02/The-Reading-Guarantee-Grattan-Institute-Report.pdf
编译自:澳大利亚Grattan Institute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施晨莺
新西兰多举措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一、PISA 阅读表现:优势与挑战并存
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结果显示,新西兰15岁学生的阅读能力持续高于OECD平均水平,但较2000-2009年的高峰期略有下滑。新西兰英语课堂在教师支持、反馈和阅读策略应用方面表现优异,超过OECD平均水平。然而自2009年以来,课堂纪律问题如噪音和混乱有所增加,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字化学习领域,新西兰是全球数字化教学应用的领先者,但纸质书籍仍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60%的学生在学年中被分配阅读超过100页的长文本,比例高于国际水平。但过半学生被频繁布置描述性和个人观点类任务,这类任务与较低的阅读成绩相关。
在学生态度方面,新西兰学生自评阅读能力较强,但对阅读难度的感知高于国际同龄人。令人关注的是以阅读为乐的学生比例显著下降,仅少数学生每天为兴趣阅读超过两小时。本土研究进一步显示,2019年国家学生成绩监测(NMSSA)中,26%的八年级学生“几乎从不”自主阅读,20%的四年级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同时毛利裔、太平洋裔及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阅读参与度与成绩差距持续存在,凸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深层挑战。
二、多维教育改革:强化基础与激发兴趣
为应对阅读能力的隐忧,新西兰教育部推出一系列系统性措施。在教育评估方面提出标准化测试方案,要求中小学每年至少两次通过工具如e-asTTle评估学生阅读、写作和数学能力,并以统一模板向家长反馈。该工具旨在追踪学生进步,同时保留学校在测试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以平衡评估与教学自主权。
科学化识字计划成为早期教育的核心。教育部已推出Ready to Read Phonics Plus项目,结合系统化的拼读教学和专业支持,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授阅读技能。Better Start Literacy Approach(BSLA)整合语音、词汇和阅读理解,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显示,参与学生的口语、写作和阅读技能快速提升。升级后的阅读恢复计划从一对一辅导扩展至小组教学,覆盖更多需要支持的学生,特别是非英语母语学习者。
在培养阅读文化与兴趣方面,全国超过1000所学校参与了教师阅读挑战赛,通过跨学科合作、作家访问和图书馆更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校通过丰富藏书、数字技术课堂中的阅读推广以及教师的阅读榜样作用,营造浓厚的阅读文化。例如,Mount Roskill Grammar School通过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建立了专门的阅读区域,并邀请作家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优质阅读资源和与作者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
三、快乐阅读纳入国家课程,助力学生长期素养
新西兰课程更新(Te Mātaiaho)将“快乐阅读”定义为“自愿且充满期待的阅读行为”,并纳入0-13年级教学核心。此外,针对弱势群体的干预措施也在积极推进。针对毛利和太平洋岛民学生,教育部门正在加强教师支持和课堂参与度,提供更多文化响应性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更加贴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相关性和兴趣。“阅读恢复”计划(Reading Recovery)的扩展,为需要强化支持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和小组辅导,帮助他们在阅读方面取得进步,缩小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研究表明,高频阅读者在词汇量、文本理解和写作流畅性上表现更优。经合组织指出,阅读乐趣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甚至超过家庭背景因素,成为有效学习者的重要前提。在社会情感层面,快乐阅读者展现出更强的同理心、心理健康水平和课堂参与度。阅读素养的提升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兴趣和习惯的塑造。通过标准化考试、拼读识字法、阅读文化活动和针对性干预等多方面的努力,新西兰正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阅读发展的环境。未来,教育部门将继续探索和实施更多有效的策略,以平衡评估与兴趣、技能与乐趣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gazette.education.govt.nz/articles/meeting-the-need-an-enhanced-approach-to-early-literacy/
编译自:新西兰教育部,新西兰国家图书馆2025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马一宁
加拿大“夏季阅读俱乐部”增进儿童阅读兴趣
在每年暑期,加拿大政府面向所有学龄儿童开设了暑期阅读活动。这些暑期阅读活动通过趣味横溢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不列颠哥伦比亚夏季阅读俱乐部(BC Summer Reading Club)是由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创立的一项免费阅读计划,面向5-14岁儿童,夏季阅读俱乐部不仅鼓励孩子们走进图书馆,挑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还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和互动网站,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每年,BC夏季阅读俱乐部都会邀请一位本省艺术家,根据当年主题创作艺术作品,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例如,2024年的“奇珍异宝世界”主题的作品能让儿童接触到自然奇观🫀、地球构造、工艺品和太空探索等知识。这些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还富有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欣赏到本土艺术的魅力。此外,俱乐部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选择,以及用于记录阅读进度的笔记本、书签、海报和贴纸等高质量节目材料,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
与此同时,多伦多道明银行(Toronto-Dominion Bank,简称“TD银行”)赞助的TD夏季阅读俱乐部(TD Summer Reading Club)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双语夏季阅读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通过精选加拿大作家和插画家创作的独特故事,让孩子们在国家多元化的背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该项目覆盖了加拿大2000多家公共图书馆,并通过线上平台向更多孩子开放。2025年6月,该俱乐部将正式上线官方网站,俱乐部通过提供免费的电子图书、在线活动、作者及插画师朗读和研讨会等内容,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此外,孩子们还可以在网站上创建自己的在线笔记本,记录阅读心得、参与书籍投票和书评活动,甚至创作自己的故事和漫画。
自1996年道明银行成为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夏季阅读俱乐部赞助商以来,TD夏季阅读俱乐部已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阅读盛事。值得一提的是,TD夏季阅读俱乐部还特别关注有特殊阅读需求的孩子,如打印障碍者和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俱乐部通过提供无障碍阅读材料和定制化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tdsummerreadingclub.ca/about-the-club
编译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夏季阅读俱乐部
加拿大政府网,2024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冉冉
美国“阅读是基础”组织推动阅读赋能可持续发展
美国“阅读是基础”组织(Reading is Fundamental, RIF)和特灵科技(Trane Technologies)合作创建了可持续未来中心(Sustainable Futures)。儿童天生就对他们周围的世界感兴趣,阅读和了解这个世界的居民和资源既令人兴奋又非常重要。该中心提供的资源将帮助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地球,激发他们现在和将来爱护地球的热情。RIF 和特灵科技分别致力于儿童扫盲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该中心为 RIF 和特灵科技提供了一个共同合作的机会,为教育工作者、家庭和儿童提供有意义且实用的资源和工具,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环境和如何保护环境。
可持续未来中心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自然资源、环境管理和STEM领域职业生涯这四个主题的阅读与实践资源。可持续解决方案资源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基础部分。从减少食物浪费到回收利用,这套书和资源有助于阅读者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并在自己的家庭和社区付诸行动;有关自然资源的内容包括有关岩石、水、土壤等的资源,可以激发读者探索地球的奥妙;有关环境管理的内容强调爱护和保护珍贵资源是确保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星球继续适宜居住并为所有人提供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STEM领域的职业生涯这一主题旨在激励读者考虑在STEM领域从事职业的可能性。通过从事 STEM 相关职业的人的采访到令人惊叹的创新故事,读者可以在这些资源中找到许多向往的东西。
每一主题下都会提供一系列相关书目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为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区协调员提供的指南,以支持学校、家庭、课后或类似环境中的读者自主探索、阅读和学习。
如在可持续解决方案这一主题下,《未来食品:世界各地的可持续农场》这本书介绍了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实践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情况,带领读者游览全球环保农场。从城市花园到海底农场,探索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种植粮食的多种不同的可持续方式,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新创新。押韵文本和带有新词汇定义的插框使年轻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网页上还会根据当前阅读绘本提供一系列相关增强阅读资源,且不限于文字阅读这一单形式,还包含词汇搜索、词汇拼图等游戏形式来帮助年轻学习者阅读与理解。(下图分别为书籍封面图、词汇搜索和词汇拼图游戏示意图)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rif.org/literacy-central/sustainable-futures
编译自:美国RIF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周诺男
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成效显著
作为一个重视语言文字的国家,葡萄牙学生在最近的一届PIRLS 测试(2021年)中获得了520分的平均成绩,高于57个参与国的中位数水平(500分)。这与长期实行的“国家阅读计划”(Plano Nacional de Leitura)密不可分,自2006年启动以来,该计划围绕民族语言文字推广及国民文化素养提升的主线,逐渐形成了层次全面、形式多样的政策体系,将阅读习惯的养成覆盖到了全年龄段的葡萄牙人。
“国家阅读计划”的实施同时涉及了葡萄牙教育部、文化部、科学技术部等多部门,通过组成委员会并由专员领导的方式,展开政策规划及执行。该计划的最新周期是2017-2017年(简称PNL2027),2022至2024年,委员会每年都制定并公布了具体详尽的活动计划书,2022年还发布了PNL2027评价指导手册。该计划不仅从国家层面直接部署,还与相关国际组织、地区和社区组织、民间协会等各种形式的团体建立关系,充分发挥各个团体的力量,尽可能将阅读习惯培养与文化素养提升涵盖社会各方面,培养公民的自主性和批判精神。
“国家阅读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项目与活动,将实施场景深入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领域。除了日常支持学校和文化机构的阅读资源建设、鼓励文学竞赛和阅读宣传活动以外,目前还在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1)“阅读行动计划”(Plano de Ação para a Leitura)。该项目为期三年,选取了葡萄牙全国各区域共15所集团化学校或独立学校进行试点,政府在2023至2026三个学年内为每所学校开展阅读情况评估,支持学校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推广计划。
(2)“国家阅读计划实验室”(LABoratório Plano Nacional de Leitura)。该项目面向所有文化教育类社会机构开放,各机构可将其正在孵化中的文化项目统一申报,被选中的机构可获得专家指导及资源支持,助力机构项目的开发和改进。
(3)“阅读+无障碍”(Leitura+ Acessível)。该项目旨在为残障人士建立包容性阅读网络,在专门的网站平台和各联络点分享无障碍阅读资源、无障碍阅读推广工作经验和建议等内容。
(4)高等教育阅读俱乐部。政府资助高校学生成立并运营校园阅读俱乐部,目前85个提出申请的俱乐部已受到资助。另外,还成立了全国层面的高等教育阅读俱乐部网站,由高校学生运营,为青年提供有关俱乐部运营经验、文学评论、社会问题思辨的论坛。
(5)地方性阅读计划。“国家阅读计划”将公共阅读政策的普及下放到各个市政当局,要求市政部门在国家计划的领导下,结合对当地民众情况的评估,自主制定、实施并监测发展公民读写能力、促进阅读的综合政策,通过文化手段增强国民凝聚力。
(6)家庭阅读计划。该项目为家庭、学校、地方社会网络之间的协调提供保障,要求市政层面在当地开展关于家庭阅读习惯现状的研究,并在国家支持下组建一个包括学校图书馆教师、市图书馆管理员和社会文化机构成员的团队,在接受培训之后组织当地民众开展家庭阅读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家庭读书节”。通过市政网络的有效组织和家庭情感纽带,确保将阅读习惯普及到每个基层单位,促进成年人和儿童文化素质的共同提高,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pnl2027.gov.pt/np4/home
https://pirls20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10/Portugal.pdf
编译自: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官网,2024;
PIRLS 2021 Portugal,2022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雨恬
英国倡议企业支持青少年读写能力提升
2025年4月2日,来自私营、公共和第三部门的领导者齐聚伦敦,共同庆祝并回顾“企业支持提升读写能力的愿景承诺”(Vision for Literacy Business Pledge)成立十周年。该项目由英国著名识字慈善机构国家识字信托基金会(National Literacy Trust)和毕马威英国公司(KPMG UK)于2015年共同发起。
十年来,“企业支持提升读写能力的愿景承诺”计划积极调动商界力量,将识字能力提升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议程,致力于缩小英国贫困地区儿童与青少年同其他地区同龄人之间的识字差距。目前已有110家企业签署了该承诺,通过与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帮助英国儿童和青少年提升必要的识字技能。这些企业还利用其内部网络筹集资金支持英国识字项目,并发挥其影响力,提高政界、商界和家庭对识字重要性的认识。
据英国识字信托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8至18岁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已降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三分之二的儿童和青少年表示不喜欢阅读。研究发现,在课余时间享受阅读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具有高于平均水平阅读能力的比例(34.2%)是不喜欢阅读者的两倍多(15.7%)。这一发现在当前尤为重要,因为2023/24学年的数据显示,35%的16岁学生未能在英语语言和数学科目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在贫困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6.7%。另外,26%的11岁儿童在完成小学教育时的阅读能力未达到应有水平,而在享受免费校餐的学生中,这一比例达到38%。
教育部长布里奇特·菲利普森(Bridget Phillipson)在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扎实的读写基础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这能打破背景与机会之间的联系。识字能力不仅能开启新的天地,还能促进儿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
英国识字信托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乔纳森·道格拉斯(Jonathan Douglas CBE)表示:“当前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处于历史最低点,大量学生在完成初等和中等教育时仍未具备必要的阅读技能,这正在危及一代人的未来。我们必须扭转这一局面,通过多部门合作,重新构想解决这一复杂危机的方案。”
研究还揭示了阅读的广泛益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课余阅读的儿童和青少年表示,阅读帮助他们放松(56.6%)、感到快乐(41%)、学习新知识(50.9%)、理解他人观点(32.8%)、了解其他文化(32.4%)并建立自信(26%)。
根据英国识字信托基金会的调查,90%的企业对年轻人在职场中的识字水平表示担忧,五分之一的企业领导者认为识字能力不足是其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鉴于识字问题对英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影响,“企业支持提升读写能力的愿景承诺”计划正在推动商界与慈善机构、学校和政府的协作,共同提升最需要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识字能力。
编译自:英国萨顿信托基金会官网,2025-04-03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 吴梦莹
英国有声读物入校园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YouGov最新民意调查,英国阅读率呈现下滑趋势,40%的成年人在过去一年中未读过或听过任何书籍。这一数据折射出阅读危机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女性读者比例高于男性,中产阶级家庭阅读氛围更浓,而年轻一代,尤其是18至24岁群体,正逐渐远离传统阅读。面对这一挑战,英国教育部提议将有声读物纳入新学校课程体系,希冀通过创新的阅读形式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
此前,英国扫盲信托基金(NLT)的调研发现,儿童从音频和播客中获得的乐趣首次超越传统阅读,显示出年轻一代对多元化阅读方式的偏好。教育部认为,顺应这一趋势,利用有声读物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或将成为提升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穆兰虽指出有声读物缺乏深度互动体验,但也承认其在激发初始阅读兴趣方面的价值。政策制定者强调,有声读物应作为传统阅读的补充,而非替代——通过音频媒介的优势引导学生接触经典作品,而纸质书籍的深度阅读仍是培养目标。
阅读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多感官协同能显著提升阅读效率。对于青少年而言,有声读物通过专业配音和生动故事,能够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提升想象力和专注力。长期而言,听读积累的知识内化过程,有助于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双重提升。
目前,教育界与出版机构正联合推出有声读物推荐指南,以覆盖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阅读需求。5至8岁儿童可聆听《羊猪》由斯蒂芬·索恩讲述的农场趣事,或《驯龙高手》由大卫·坦南特演绎的奇幻冒险;9至12岁学生可选择《燕子和亚马逊》加雷斯·阿姆斯特朗的经典朗读,或《萨菲亚的战争》莎拉·尼克斯的历史演绎;青少年群体则可沉浸于《他的黑暗物质》菲利普·普尔曼的哲学叙事,或《饥饿游戏》塔蒂亚娜·马斯拉尼的生存史诗。这些作品兼具文学价值与听觉吸引力,成为引导青少年走进阅读世界的有效载体。
英国教育界与社会机构的协作实践,展现出阅读推广的创新思维。英国阅读改革的趋势表明,尊重青少年认知特点,利用科技手段创新阅读形式,是应对阅读危机的有效策略。通过有声读物激发初始兴趣,再引导至传统阅读,形成“听读-阅读”的良性循环。有声读物的引入不是对纸质书籍的取代,而是搭建起通往深度阅读的桥梁。这一模式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也为全球阅读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在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本质或许正在经历形式变革,但其承载知识、启迪智慧的核心价值始终未变。
更多信息请查阅:
编译自:英国《卫报》,2025-03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冯远
芬兰“儿童阅读礼物”项目推动零岁阅读
芬兰读书中心(Finnish Reading Centre),最初在芬兰文化基金会(Finnish Cultural Foundation)的资助下,实施了为期三年(2019-2021年)的“儿童阅读礼物”(Lukulahja Lapselle)项目,为有孩子家庭的阅读习惯培养提供支持。2023 年,“儿童阅读礼物”计划被纳入芬兰政府计划,迄今为止,近 250,000 个有婴儿的家庭已经收到了妇幼保健诊所的“阅读袋”。
(芬兰“儿童阅读礼物”计划的“阅读袋”)
芬兰的妇幼保健所可以订购 Reading Gift for Children 书包,分发给有婴儿的家庭,书包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书包的筹备是与多学科专家组合作准备的,包括儿童作家、插画家、研究人员、图书馆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和妇幼保健诊所专家。书包中除了一本婴儿童谣书和一本睡前故事书外,还附带一个壁挂式 “Read to a Child ”阅读措施和一张图书馆邀请卡。
“阅读措施”提醒芬兰家长关注婴幼儿阅读的重要性,包含从新生婴儿至7岁儿童阅读成长的重要节点的提醒与说明。新生婴儿通过亲人熟悉的声音,感知不同的节奏,丰富的母语会滋养孩子的语言启蒙;6个月大的孩子会把书作为玩具之一,被书中清晰的人物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父母可在童谣的帮助下,让婴儿护理更加容易;1岁左右的孩子要每天阅读,押韵的文字可以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同时能安抚幼儿情绪;2-3岁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阅读互动,父母可以在亲子阅读中,就孩子在书中看到的内容发起更多的提问与探究;4-5岁的孩子可以在童话书中感知各类情绪,并激发同理心,通过阅读,引导孩子正视自身情绪,识别“坏情绪”并积极转换;6岁儿童可以有耐心地倾听更长的故事;通过以上这些引导,7岁以后得孩子已经发展出“自主阅读”的长久能力和兴趣。
(芬兰“儿童阅读礼物”计划的壁挂“阅读措施”)
研究表明,儿童生命的最初几年对识字和语言发展尤为重要。在芬兰,大声朗读从婴儿期就已经开始了,早期阅读对大脑发育和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减少识字和学习方面的不平等。在从妇幼保健诊所收到“儿童阅读礼物”书包的芬兰家庭中,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比以前阅读得更多。
芬兰利用公共医疗体系——妇幼保健诊所,向所有新生儿家庭免费发放阅读启蒙工具包,全覆盖性实现阅读习惯的“零岁”干预,通过创建专业“阅读包”等材料,将抽象教育理念进行转化,开创公共医疗系统承担文化教育职能的治理模式,在全球首创将阅读能力建设纳入国民健康的管理体系。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luelapselle.fi/neuvolassa-jaettu-kirjakassi-kannustaa-uusia-perheita-lukemisen-pariin/
编译自:芬兰阅读中心官网 2025-04-16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 毕心如
法国推广青少年阅读的创新实践
法国国家图书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u livre)2024年4月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青少年日均屏幕使用时间(3小时11分钟)与纸质阅读时长(19分钟)形成十倍差距。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育部特别研发了系列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案,通过沉浸式的文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韵律之美。
一、“全民阅读一刻钟”(“un quart d’heure de lecture national”)
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与教育部联合推出“全民阅读一刻钟”活动,该活动定于每年三月第二个星期二面向全体公民及学生开放。教育部同步在全国各级学校推行“每日阅读”活动。自推行以来,该活动成效显著。通过营造集体同步的阅读节奏,既为参与者创造了珍贵的静默思考空间,也有效提升了文化活动的参与感与集体归属感。这种共享的文化体验还能使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以更平和专注的状态投入后续学习。同样,成年群体通过每日持续15分钟的阅读实践,也能系统获得阅读带来的多维认知与情感收益。
二、“为假期准备的一本书”(“Un livre pour les vacances”)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推进阅读行动的标志性举措,为假期准备一本书行动自2018年起全面覆盖各级学校,旨在系统提升青少年的文学鉴赏能力与阅读素养。该计划特别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年精选一部法国文学经典作为暑期指定读物。以2025年为例,学生们将收到由穆里尔·萨克改编、卡泰尔担纲插画的《奥德赛》青少版。这部源自荷马口头创作的希腊史诗,历经约2800年的流传沉淀,既保留了传统吟诵艺术的精髓,又通过当代艺术家的创新诠释,持续激发着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与哲思启迪。
三、“留在书中”(“Partir en livre”)
由国家图书中心主办的“留在书中”青少年图书节作为法国最大规模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持续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该活动全程免费开放,涵盖作家交流会、插图创作与写作工作坊、绘画音乐会、漫画技法培训、沙滩移动图书馆等数千场多元文化活动。2025年6月18日至7月20日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图书节,将以“动物与我们”为主题,通过多维度阅读场景构建,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的双重思考。
四、青少年图书和杂志沙龙(Le Salon du livre et de la presse jeunesse)
塞纳-圣但尼(Seine-Saint-Denis)青少年文学促进中心主办的青少年图书与杂志沙龙,获得欧盟委员会文化项目、法国文化部及教育部的联合支持。该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深入探索文学多元领域,通过发现阅读乐趣培育想象力,同时增进对世界的认知。该项目现已获欧盟委员会授予“欧洲节日”称号。
五、“阅读之夜”(“Les Nuits de la lecture”)
太阳与月亮有约,但月亮与书籍有约!一月份的四个晚上,阅读成为一项夜间公共活动:法国各地的图书馆和书店敞开大门,举办电影放映、音乐朗诵会、写作讲习班、羽绒被下或手电筒下的睡衣朗诵会以及文学品鉴会。这项名为“阅读之夜”的全国性活动,以培育全民阅读生态为宗旨。2025年1月即将启幕的第九届盛会,将聚焦“文化遗产传承”主题,通过虚实结合的阅读场景,引领公众在纸墨书香与数字交互中探索多维阅读可能。
除此之外,教育部协同多部门构建了多维阅读激励体系,重点打造五大特色奖项:设立高中生龚古尔奖(Le Prix Goncourt des lycéens),通过年度小说研读机制培养文学鉴赏力;高中生漫画奖(Fauve des Lycéens)系统普及漫画叙事艺术解析方法;覆盖学前教育至高中的廉洁奖(Prix des Incorruptibles),以创意形式引导学子阐释心仪作品;聚焦科学认知启蒙的青少年科学图书奖(Le Prix du livre scientifique jeunesse),搭建跨学科阅读实践平台;以及强化财经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经济类阅读奖(Le Prix lycéen Lire l'économie ),激发青年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思辨能力。各奖项通过主题化阅读场景设计,形成从文学鉴赏、视觉艺术到科学思维的立体化阅读促进机制。
阅读作为知识体系的建构基石,构成个体认知发展的基础单元,其能力培养具有贯穿终身的发展价值。从幼儿阶段的早期阅读启蒙开始,到系统化学校教育的全程浸润,法国通过创新活动设计与荣誉激励体系重塑青少年与文字的情感联结,推动阅读回归认知成长的本源价值。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education.gouv.fr/plaisir-de-lire-plaisir-d-ecrire-parcours-et-concours-416501
编译自:法国教育部官网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秦志莲
德国北威州采取措施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根据德国教育质量发展研究所( Institut zur Qualitätsentwicklung im Bildungswesen,以下简称IQB)研究,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约四分之一的小学生未能达到阅读、写作、计算、倾听以及情感社交发展领域的最低要求。国际小学阅读调查(Internationale Grundschul-Lese-Untersuchung,以下简称IGLU)研究显示,德国全国范围内,近四分之一的四年级小学生无法正确阅读。
基于IQB和IGLU的研究结果,州学校与教育部制定了明确目标:加强“阅读、写作与计算”等基础能力培养,特别关注基础薄弱学生;通过科学验证的有效措施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同时注重挖掘学习成果优异学生的潜力。其中,阅读能力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基石被置于优先地位。
在具体实施层面,2023/24学年已引入每周3次、每次20分钟的强制性阅读时间。为支持学校落实这一政策,教育部门开发了配套的实体和数字教学资源。未来将继续深化阅读时间的制度化建设,确保其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教学资源的科学化建设通过与顶尖高校合作实现,在德语学科领域,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和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提供专业支持;数学领域则由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参与开发。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确保教学材料既符合学科前沿,又具备实践操作性。
由“德语专业攻势”(der Fachoffensive Deutsch)发起的在线门户网站“STIFT NRW”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理论与专业教学法内容,同时为教师提供背景知识。该平台当前以阅读教学为主题,正在逐步扩展覆盖德语教学的其他领域。自去2023年夏季至2024年8月期间,该门户网站已获得超过1250万次访问量,其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非常高。该平台包含以下内容:
l “阅读重点”(LESEFOKUS)材料与方法工具箱——一套系统性构建的阅读促进方法与材料库,供1至4年级学生使用,可下载。通过筛选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支持重点和类别进行筛选,精准选择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材料与方法。
l “阅读重点+”(LESEFOKUSplus)材料与方法工具箱——专为存在阅读困难的学生设计。
l 学校阅读方案评估清单——该清单同样可供下载,并支持学校在其校本计划工作中的应用。
l 作为扩展内容,提供用于促进成功书面语言习得的前期能力培养材料。这些材料除了包含理论性知识外,还包括实践指南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课堂使用材料。
l 所有具体材料可在“课堂教学下载区”获取。
与此同时,配套资源建设也在同步推进。2023年夏季发布的指导手册《促进阅读能力——避免阅读困难》以在线手册的形式提供给各学校,并同步向每所学校寄送了两份纸质版。这本混合设计的手册通过链接到“STIFT NRW”门户网站(见上文)及其储存的具体教学材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LeOn”(Leseraum online,在线阅读空间)能够将《促进阅读能力——避免阅读困难》中所展示的重点和方法数字化地应用于小学2至4年级以及5和6年级的中学阶段。
联邦与各州联合项目“BiSS-Transfer”是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BMBF)与文教部部长常设联席会议(KMK)的共同倡议。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该项目由BiSS-Transfer北威州学院负责实施,目标是通过科学基础推动语言教育、阅读与写作促进、学科语言敏感性教学及德语作为第二语言等概念的转化,将其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发展中。北威州共有663所学校参与该项目,其中404所为小学。
此外,学校还通过专业咨询获得更多教学设计的支持,这些咨询旨在促进德语与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发展。作为「小学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州政府设立了106个专业顾问岗位,这些顾问作为连接科学与教学实践的纽带,促进区域层面的专业交流,并支持学校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促进措施。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德国北威州教育门户官网,2025-04-18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凌慧
日本东京都全方位构建儿童阅读生态
“儿童的阅读活动是在语言学习、感性磨砺、表现力提升、创造力开发以及深化人生体验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推进儿童阅读活动相关法律》第 2 条),为推进儿童自主阅读,应依孩子特性提供多样阅读机会与环境。东京都教育委员会依据相关法律,多次制定儿童读书活动推进计划。当前,《第四次东京都儿童阅读推进计划》以自幼培养阅读习惯、推进阅读活动、关照特殊儿童阅读需求、提高阅读质量为目标,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视为重点任务。儿童的阅读活动广泛存在于学校、社区、家庭等各种场所,为推动儿童读书活动,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积极收集并整理各类活动事例,分类后在网站公开。
一、报纸活用实践示例
1. 滝野川第二小学新闻角运营
该校5 - 6年级学生组建委员会,每日分拣早报、筛选头条新闻展示,在持续实践中达成自主管理。同时,每月发行学生原创《滝二时报》,由学生全程参与采访撰稿,报道校园活动。并针对高年级学生设置“NIE时间”,组织新闻辩论与跨报社头条对比(如东京奥运会报道分析),培养对媒体的多元认知。项目初期需教师督促,现走廊新闻墙吸引师生广泛阅读,大受欢迎,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责任感。
2. 葛饰区集约化报纸管理
葛饰区67所中小学推行“教委直签”模式,统一采购报纸(小学2种、中学3种),每年减少千余张票据,有效降低行政负担。同时,在区内开展全年活动,各校图书馆理员参与设计SDGs主题剪报库,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分配至各校,由图书馆员收集保存相关报道,跨校云端共享形成新闻数据库。目前正开发AI新闻推荐系统,依学生兴趣推送报道,推动新闻融入教学。
3. 真光寺中学多元新闻教育
真光寺中学实施“晨读新闻+课堂演讲”制度,学生每日快速阅读新闻并总结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开展新闻报纸制作项目,关注学生新闻产出能力。在国语课上,制作《汉字新闻》《成语故事新闻》等主题报纸,对于不擅长书写的学生,可以加入图片或手绘插图帮助理解。今后学校还考虑引入数字工具,运用AR排版、语音转写提升采编效率。
二、图书馆实践示例
立川市图书馆自2021年推出电子图书馆,结合GIGA学校计划为全市中小学生配发专属电子卡,无缝衔接校内晨读与课堂场景。通过“无限畅读包”解决师生同步借阅限制,支持调研学习与读书分享,如班级共读后的小组讨论。界面设计注重亲和力,首页联合民间企业动态更新,内容涵盖本地企业捐赠、社会公益等多领域特色书籍。未来立川市图书馆将持续扩展课内外应用场景,持续为儿童和学生提供能够阅读电子书的环境,打造“纸质与电子”双轨特色模式。
三、大都市学校实践示例
1. 晴海综合高中「WeラBook」阅读推广实践
该校图书委员会每年编制《WeラBook》(“We love books”)推荐手册,集结42名委员精选馆藏佳作,避免重复选题。在文化祭、二手书市等活动现场分发手册,同步在馆内设置对应荐书专架,搭配学生手绘书评进行展示。同时在图书馆内设置外文书籍阅读角、教师荐书角及课题研究专区,并高二课程中设置图书馆检索培训课程。未来计划优化手册设计增强吸引力,深化课内外阅读生态融合。
2. 忍冈高中跨代阅读创新项目
该校面向三年级学生开设“儿童文化”特色课程,高三学生以绘本共读、创意连环画为主要活动形式,在文化祭“儿童乐园”活动中开展跨代交流。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聚焦于增强学生与当地儿童之间的深度互动,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育儿技能与保育素养。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与兴趣偏好,挑选适宜的图画书;围绕特定主题,巧妙构思并创作出富有童趣与教育意义的图画故事节目。同时发挥创意制作精美海报以及室内装饰,全方位营造出充满童真与欢乐的氛围。在与当地儿童互动时,学生们深切感受阅读魅力,更在交流中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多方面成长。
四、特殊儿童阅读环境改善示例
东京都立光明学园以多媒体DAISY国际标准电子书与GIGA计划终端设备为载体,为特殊儿童学生构建起了全场景无障碍阅读体系。其核心在于三个要点:一是活用多媒体DAISY书籍,该技术支持音频同步、翻页速率调节等功能,有效解决视障、肢体受限学生的纸质书阅读障碍问题。二是普及GIGA终端,实现“一人一机”,通过让每个学生拥有一台终端设备,每当使用者更换时,就无需再针对每个使用者的障碍情况调整设置。三是为每台终端适配触控辅助外接开关,保障手指活动困难者亦可独立操作。当前挑战在于DAISY音频文件体积大导致本地存储受限,需优化云端同步系统。未来将深化校本DAISY创作,探索跨校资源共享,以“零接触+多感官”持续扩展特殊儿童阅读可能性。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kodomo-dokusho.metro.tokyo.lg.jp/jirei/
编译自:东京都教育委员会,2024-04-15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于默然
新加坡启动2025“世界书香日”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新加坡在华侨中学(Hwa Chong Institution,简称HCI)举办了2025年世界书香日开幕式暨全国中小学华文阅读乐竞赛活动,拉开了2025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精彩序幕,同时也标志着新加坡新一届全国中小学华文阅读乐竞赛正式面向公众发布。此次开幕典礼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Committee to Promot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PCLL)、新加坡图书馆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 ,简称NLB)以及 HCI 联合主办,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阅读,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弘扬优秀的阅读文化,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吸引超过800名中学生和大学预科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年轻一代对阅读的热情。
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兼CPCLL主席颜晓萱女士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她指出今年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及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成立20周年,旨在传承前辈精神与经验,鼓励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未来。同时,赞扬四所中学的学生会在周末给小学生进行导读活动,预告7、8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华文阅读乐竞赛。开幕式期间,她为学生刊物《星月银河映初心》主持发布会,该刊物精心收录了“驻校作家计划(Author-in-Residence Programme)”中学生的杰出作文,展现了当代学生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卓越才华与独特视角。此外,颜晓萱女士还向28名中学及大学预科学生颁发了“华文选修课程最佳进步奖(Chinese Language Elective Programme Best Improvement Award)”,以表彰他们在中文学习上取得的显著进步、对学习中文的炽热热情以及对华文选修课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和良好品格,并鼓励其继续努力,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了解过去、关注现在、探索未来,爱上华文。
今年的世界书香日活动意义非凡,为纪念新加坡独立60周年,2025年世界书香日将融入新加坡建国60周年的主题“共建新加坡”。这一主题旨在庆祝新加坡的历史,激发民众的探索精神与想象力,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开幕式上,著名当代华裔科幻作家陈楸帆先生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写作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科技与文学创作的融合与碰撞;梁文福博士则分享了对“新谣”的独到解读,带大家领略本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两位嘉宾还参加了由当地作家蔡志礼博士主持的小组讨论,与现场观众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思想交流盛宴。
为从小培养学生对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CPCLL将携手人工智能辅助语言学习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AI-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联合举办全国中小学华文阅读乐竞赛(National Chinese Reading Contest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能力与知识储备的舞台。该竞赛得到了当地出版社和众多合作机构的鼎力支持,报名通道已经开启,学生可登录网站进行报名。
从4月至5月期间,面对从小学至大学的师生们以及广大教师群体,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将陆续展开。同时,新加坡图书馆和各读书俱乐部也将面向公众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如“社区华文阅读计划”、“全国小学童诗创作比赛”、“世界书香日”等,旨在为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推动阅读风尚在全社会的传播与普及。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2025-04-12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