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至24日,泰国清迈大学教育学院师生一行59人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联教中心”)并与中心共同开展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
23日早晨,代表团一行在Suban Pornwiang主任带领下访问中心。中心副主任胡国勇教授进行了致辞。他首先热烈欢迎清迈大学师生的来访,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是全球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愿意与全世界分享教师教育方面的优秀经验。他期待双方以此次访问交流为契机,深入探讨中泰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推进在教师教育、研究生培养、学术研究上的合作。联教中心朱小虎副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使命愿景和当前主要开展的项目,期待未来能与泰国在教师发展方面有深度合作。
接着,朱小虎副教授为来访师生做了《PISA视野中的中国基础教育》的讲座。他借助PISA数据向来宾展示了上海和中国教育在质量、公平、纪律风气等方面的优势,也分析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传统、教师培训、教师政策、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投入等多方面分享了教育发展的经验。
清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负责人Suban Pornwiang教授在发言中向联教中心表示感谢,希望双方未来能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发展等方面深度合作,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引入泰国,促进教育发展。
报告结束后,联教中心与泰国清迈大学的研究生围绕 “教育管理与国际比较”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联教中心硕士生冯远、博士生Albert Kissima和硕士生吴梦莹分别就中韩国际理解素养评估框架对比、中坦数学“变式教学”和英国STEM教师培养等主题进行了分享;清迈大学硕士生Tanita Odthon, Nattawut Ngammoo与Chalermpon Samitomon聚焦清迈市 “区域性替代教育” 实践,分析如何通过社区协作支持贫困、残障等弱势学生,清迈大学博士生Supathida Thamsutiwat, Chamaiporn Jaisooksearn与Yanakawee Khatsitalee提出 “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导准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在跨文化治理中的道德与战略角色,清迈大学硕士生Phanwisa Chinpanchasap, Thanakan Arunsak,与Thanatorn Intrarasarn基于 “学校是学习共同体” 理念,提出教学督导的六步框架。
论坛结束后,双方学者一致认为,此次交流不仅碰撞出学术火花,更为搭建长期合作平台奠定了基础。双方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中泰学生联合研究、师生互访及课程共建等项目。
24日上午,联教中心组织泰国清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进行交流活动。首先,上师大教育管理系陈韶峰教授、张继龙副教授与泰方Suban Pornwiang副教授、Tharn Thongngok副教授、Phattharamanat Sritrakul博士以及研究生就各自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课程设置以及校长专业发展特征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相互学习。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罗泾中学校长朱一亮和上海市宝山区乐业小学校长毛志峰为泰方师生介绍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并参与双方讨论,使与会者从实践层面更深入了解了中国校长职业发展的独特之处。
下午,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上海市园南中学,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毛颖带领大家参观校园,交流团分别体验了书法、扎染、棉纺等特色社团活动,还欣赏了学生舞龙和合唱表演。学生志愿讲解员还用流利的英语向嘉宾介绍了校史馆、黄道婆陈列馆以及学校的特色活动。
参观结束后,毛颖校长就学校办学同与会嘉宾进行了分享与交流。毛校长介绍了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和成果,重点分享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案例以及“一心四方”课程群的架构等模块。会后毛校长还向与会嘉宾赠送了阐述其课程创新和育人变革实践的《创生》一书。
之后,交流团师生走进课堂,分别观摩了初中的英语和数学的课,实际感受了中国学校课堂的教学实践。代表团对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硬件条件留下了深刻印象。
供图:万军恺、张五一
供稿:沈华禹、张五一、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