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关注莫桑比克校园性别暴力应对问题

发布者:万军恺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性别暴力(Gender-based violence,简称GBV)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青春期女孩普遍遭遇的重大威胁。学校,本应是助力学生学习的场所,却可能沦为充斥恐惧、弥漫沉默、造成伤害之地,而这些伤害行为,往往出自处于权力高位者之手。然而,目前关于如何在教育环境中切实有效地减少性别暴力,依旧缺乏严谨的证据,相关结论也尚无定论。

近日,有学者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聚焦于对莫桑比克的一项干预措施展开评估。此项干预措施旨在双管齐下:一方面遏制学校工作人员的暴力行为,另一方面赋予学生识别和举报虐待情况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为数不多直接正面应对校园性别暴力问题的大规模实验研究之一,不仅评估了干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还推动相关变革的作用机制,在应对校园性别暴力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究创新点一:上下联动,有效干预

这项针对校园性别暴力的干预措施在莫桑比克索法拉省的326所小学开展。在该地区,教师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实施性别暴力的情况较为普遍。研究人员指出,在权力动态不对等的环境中,如师生关系里,双方均需做出改变。基于此考量,研究人员与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合作,启动了一项名为“行动起来”的项目。项目第一部分运用了自上而下的策略。其重点在于培训此前已被指定为性别问题协调员(Gender Focal Points, GFP)的教师,使其具备识别、预防和应对性别暴力的能力。这些教师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内容涵盖性别暴力相关法律、恰当的应对方案,以及如何使用全国热线(通过该热线可提出正式投诉)。

项目第二部分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为学生设计了结构化课程。课程包含短视频展示、小组讨论以及反思练习等环节,着重引导学生识别和应对性别暴力。这项研究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即对学生培训采取了随机交叉实验的方式,精心安排了三个不同的实验组群体中开展:部分学校仅对女生开展培训,部分学校仅针对男生进行培训,还有一组学校则同时对男生和女生实施培训。这一设计让研究者得以清晰分辨出通过教师培训对施暴者形成震慑,与赋能学生(尤其是女生)使其成为知情受害者或旁观者,这两者之间相对的作用效果。

研究结果颇具说服力。干预措施实施一年后,接受干预学校的女生报告在过去一个月内遭受教师或工作人员暴力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了67%。尤为关键的是,无论学生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这一积极效果在所有干预组中均保持一致,这无疑凸显了性别平等专家培训的核心作用。接受干预学校的性别平等专家在与学生和同事探讨性别暴力问题、向学校当局报告疑似案件,以及将学生转介至正式投诉机制等方面,均展现出更高的积极性。

不过,研究也发现,只有当女孩们自己接受学生培训时,干预措施才能切实转化为教育成果的改善。与对照组学校相比,在仅对女孩开展培训的学校中,女孩在后续随访中入学的可能性高出10%。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些进步或许源于女孩们举报行为的增加,以及她们与校方互动的增多。此外,这些学校的教师对性别暴力法律和相关制裁措施的了解也更为深入,这表明受害者的举报行为有助于推动问责机制的启动。

研究创新点二:多维衡量,摆脱偏见

这项研究采用了周全且多层次的方法来衡量性别暴力。众所周知,由于性别暴力存在污名化、受害者害怕报复以及社会期望偏差等问题,其衡量工作一直面临重重困难。作者预见到这些挑战,精心设计了数据收集流程,证明即便在漏报现象严重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方法论三角检验,依然收集到了可靠且具价值的数据。

首先,研究将自我报告与第三方报告相结合,以此追踪暴力的普遍程度。学生不仅被询问自身是否经历过不同形式的性别暴力,还被问及是否目睹或听说班上其他女孩遭受过此类暴力。这种“间接”测量方法对直接报告形成了重要补充,尤其对于那些可能因各种顾虑而不愿透露个人经历的受访者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关注的是,自我报告和旁观者报告的数据均显示,在采取干预措施的学校中,教师暴力行为显著减少,这无疑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此外,作者运用量表收集了社会期望倾向的基线数据。借助这些数据,他们能够检验那些更倾向于取悦他人的学生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期望得分的学生在治疗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报告的性别暴力减少并非源于学生试图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回应调查。

不仅如此,该研究还利用Linha Fala Criança(一条可正式举报性别暴力案件的国家热线)的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验证。作者发现,干预措施实施后,在已采取干预措施的学校所在地区,热线电话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那些升级为正式调查的电话数量。这一外部数据源为敏感领域的调查证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研究表明,校园性别暴力并非难以攻克的难题。通过培养值得信赖的学校工作人员的能力,并赋予女童举报虐待的权利,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有效预防这一问题。该干预措施的成本略低于每名学生20美元,边际成本约为每名学生10美元。在莫桑比克这样一个女童面临早期辍学、怀孕和童婚高风险的国家,减少校园性别暴力或许是改善女童长期状况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径之一。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blogs.worldbank.org/en/impactevaluations/what-works-to-reduce-violence-against-girls-in-schools--lessons-


编译自:世界银行,2025-05-13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李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