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循证决策需要系统地获取可靠的数据和分析。虽然全球监测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许多领域的高等教育数据仍然呈现出分散且不一致的状态。为了弥合这些数据差距,教科文组织正在开发包括高等教育政策观察站(Higher Education Policy Observatory)在内的新工具和举措,这是全球高等教育监测朝着系统性迈出的关键一步。
高等教育格局具有大众化、国际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的全球监测需要基于可靠、可比和及时数据的复杂方法来诊断系统性挑战,确定公平差距,设计基于证据的改革和政策,并跟踪实现国家和国际目标的进展情况。数十年来,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国际协调造就了强大的监测系统。然而,高等教育的监测水平仍然落后,碎片化的数据基础设施极大地限制了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尽管政策制定者和机构领导者越来越认识到数据知情治理的必要性,但以下的结构性障碍继续限制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1. 数据可用性和标准化:许多国家仍然缺乏收集和报告高等教育数据的全面框架。高等教育政策观察站中的一项新数据可用性指数显示,平均而言,各国向教科文组织统计署(UIS)报告的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不到50%。数据报告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大,平均报告率从北美和西欧的76%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 46%不等,撒哈拉以南非洲约为 27%。
2. 技术和机构能力:有限的分析能力限制了循证决策。教科文组织为2022年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编写的一份报告指出,各部委和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部委和高等教育机构,往往缺乏分析复杂数据集并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可作政策建议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熟练人员和综合数据管理系统。
3. 概念和方法上的挑战:在诸如学习成果、财务可持续性和机构质量等高等教育的关键方面,缺乏跨国情的标准化定义和衡量框架。全球高等教育系统的异质性加剧了这一挑战,这使得难以制定支持有意义的国际比较和纵向分析的指标。
此外,高等教育治理也带来了独特的分析挑战。与小学和中学教育不同,由于高等教育秉承学术自由和机构自治的原则,所以高等教育治理涉及包括政府、管理委员会、机构领导、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者,需要在各个决策层开展工作。同时,关于高等教育系统如何运作及其绩效结果的系统数据也可以加强政府、机构和民间社会在政策对话中的参与,最终加强相关部门的民主治理和问责制。
教科文组织提出,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各利益相关者需要在以下三个关键维度上采取协调行动:
1. 集成数据平台和互作性
循证决策的基础是开发如何收集、访问和分析数据的综合系统。这需要使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驾驭和分析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工具。在国家层面,需要开发专为高等教育设计的综合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MIS),并通过交互式仪表板和APIs确保数据可访问性,从而提高透明度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在国际层面,进一步推动各数据库和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可比数据来促进跨国分析。
作为对这些举措的补充,教科文组织开发了高等教育政策观察站这一开创性的全球平台,用于对近15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和政策进行系统分析。该平台将国家概况与全球和区域分析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检查系统的结构及其绩效指标。该平台最初在系统层面推出40多项基本政策指标,最近扩展到涵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署收集的所有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包括学术人员、入学率、完成率、资金和支出以及国际学生流动等领域。这些指标允许用户使用可自定义的图表或可下载的表格来跟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和跨地区的性能。
2. 加强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中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各国和地区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熟练的分析师能够解释复杂的统计模式并将其转化为政策建议,那么强大的数据集几乎没有价值。教科文组织在这一领域的各级教育中制定了多项能力建设举措,包括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践社区、统计署对国家数据系统的持续支持,以及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为教育规划和管理提供的针对性培训和技术援助。
3. 增强指标开发和方法创新
全球高等教育数据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发展以满足当代政策需求。弥合高等教育监测数据差距需要加强国际组织、国家当局和统计局之间的合作,以扩大指标覆盖面,提高数据质量,并确保高等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全球监测框架中得到充分体现。
弥合高等教育数据差距超越了技术考虑,它是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基础治理必要条件。通过适当的工具、增强的分析能力和战略伙伴关系,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数据的变革潜力来开发更加循证、公平和响应迅速的高等教育系统,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5-06-25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院刘子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