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国政府正推进教师培训体系深度改革,通过调整选拔标准、强化留任激励等举措,直面教师短缺难题并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标志性的“Teach First”项目将在2026年合同到期后迎来转型,其运营模式、准入规则及品牌定位均面临重大调整。
“Teach First”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始终以招募罗素集团大学毕业生为核心策略,将其派往贫困地区学校任教。但面对数学、科学等学科及乡村地区师资缺口持续扩大(2023年数据显示,数学教师缺口达10%,科学教师缺口近8%,乡村职位空缺率高达30%),政府计划取消“大多数学员须来自罗素集团大学”的硬性要求,转而聚焦“在贫困地区长期任教的卓越候选人”。文件强调,此举旨在“拓宽准入渠道”,鼓励本地毕业生参与教师培训,同时维持对学员学历的最低门槛。
长期以来,“Teach First”项目的留任率低于其他培训路径。2023年NFER报告显示,其学员一年后留任率仅为69%,而其他培训方案的留任率达87%。支持者认为,两年制培训周期及贫困地区教师流动率高的现实是主因,且许多校友通过创立慈善机构等方式持续贡献教育领域。但批评者指出,项目需更直接解决留任问题。对此,政府正探索将合同支付与学员留任率挂钩,通过经济杠杆激励培训机构提升教师稳定性。
改革还涉及项目名称调整。政府计划采用“供应商中立”的命名方式,这意味着运行23年的“Teach First”品牌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尽管该品牌在毕业生中认可度极高(位列《泰晤士报》百大雇主第15名),但政府效仿社会工作培训项目Frontline的更名策略,试图淡化机构标签。此举引发争议,部分教育界人士警告,放弃历经20年打造的“金字招牌”可能削弱项目影响力。
改革消息引发多方讨论。“Teach First”校友、Flexible Teacher Talent联合创始人林赛·佩兴斯支持取消罗素集团门槛,强调“教室里的变革者未必来自名校”。但部分前学员担忧,此举可能降低项目对顶尖毕业生的吸引力。英国大学教师教育委员会执行主任詹姆斯·诺布尔-罗杰斯则指出,“Teach First”需证明其能吸引“原本不会选择教职的人才”,以维持竞争力。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46.76万名全职教师,但关键学科与地区师资短缺问题严峻。此次改革被视为政府应对短缺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更灵活的选拔机制和留任激励,为贫困地区输送稳定师资。教育部发言人表示,新合同将“确保招募更多有潜力的优秀教师”,具体细节将于近期公布。
在教师短缺与教育公平双重压力下,“Teach First”的转型反映出英国教师培养政策正在进行调整。如何平衡招生多元性与专业性,同时提升教师留任率,将成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核心标尺。
更多信息请查阅:
https://schoolsweek.co.uk/labour-plans-teach-first-recruitment-scheme-revamp/
编译自:英国《校园周刊》官网,2025-07-10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