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22位专家评议人、100位中青年学者云上齐聚,各位学者聚焦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比较教育方法范式、全球素养与胜任力、教育对外传播与援助、国际组织教育战略、跨境教育发展研究、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教育转型与治理研究、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基础教育比较研究、教师发展比较研究等11个议题展开发言与讨论,提出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研究视角与方法转向,对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科学、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意义重大。
分论坛(一)主题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此论坛发言人有:浙江大学梅伟惠教授、江南大学屈廖健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肖军老师、国家开放大学王向旭老师、北京师范大学马佳妮副教授、浙江大学段世飞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陈晓菲老师、东北师范大学吴宗劲老师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段寻博士生。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教授和河北大学李文英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围绕近年比较教育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脉络、新时代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拓展与学者使命等主题展开发言,为我们系统梳理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评议人李文英教授认为,学科建设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国际比较教育的使命和未来走向需要我们每一位比较教育学者去重点关注。饶从满教授强调了从比较教育角度进行内容分析的重要性,比较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应该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去有机融合不同学科的视角。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必须要在不同的时期分别讨论,比较教育是现代化的一个产物,所以要理解比较教育学科的性质、功能等,就需要放在现代化进程中去看。
图1 分论坛(一)合影
分论坛(二)主题为“比较教育方法范式”,此论坛发言人有:杭州师范大学付淑琼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邓莉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常甜同学、南京师范大学鲍俊逸博士生、南京师范大学魏晓宇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谢晨副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尹宇帆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岳鑫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周敏博士生。陕西师范大学李延平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王建梁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从贝雷迪比较教育研究四步法、叙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关系性路径、教育改革实践、英国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演变进程等方面讨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环境下实证类、叙事类研究的本土化改进,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范式。评议人王建梁教授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正在努力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型,既要对过去进行反思,也要思考未来如何超越,发言人们跳出固有框架引入新视角,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照。李延平教授指出,讲述中国故事需要基于中国经验,无论是本土化测量工具还是国外范式改进,根本上都应该服务于我国教育发展,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仍然需要立足本土,承担中国比较教育学者的使命。
图2 分论坛(二)合影
分论坛(三)主题为“全球素养与胜任力”,此论坛发言人有:南京师范大学张蓉教授、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占盛丽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坤副教授、同济大学的郑高明老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田京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徐瑾劼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谢晓宇副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李娜老师、北京师范大学苏洋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教授和北京大学蒋凯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围绕国际理解教育、跨文化教育、全球素养教育、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等展开发言,提出全球化时代教育改革与评价应当重视培养全球能力,体现在教育上即培养全球素养与胜任力,这就需要开发新的评价工具与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教育实践。蒋凯教授认为,发言人们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展现出当前国内学者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视与深入,聚焦国际人才培养策略进而总结我国教育改革建议,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彭正梅教授表示,这次研讨会让他进行了一场“世界旅行”,在全球素养时代对高阶能力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图3 分论坛(三)合影
分论坛(四)主题为“教育对外传播与援助”,此论坛发言人有:东北师范大学宋强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江小华老师、北京体育大学蔡娟老师、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王舟老师、华东师范大学苏航博士生、华中农业大学胡瑞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小栋老师、华中农业大学黄彩薇老师、华中农业大学朱玮静博士生、华中农业大学杨乐博士生。西南大学徐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早明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聚焦对外援助的微观领域,为我国对外教育援助带来了新思考和新要素,通过我国和其他国家对外教育援助逻辑、策略、路径等方面进行多维阐释与比较,进而得出我国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评议人徐辉教授表示,对外教育援助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战略规划的重要方面,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希望在场学者可以对外教育援助团队,聚焦国际教育援助的国别研究以及国际关系研究,扩展教育援助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马早明教授表示,我国目前的对外教育援助研究依然局限于项目研究,整体上相对分散笼统,希望接下来各位学者可以聚焦具体项目内容,如教师援助、物质援助以及智力援助等多个方面,尽可能细化对外教育研究的领域,并从援助评估、策略、反馈、追溯机制以及第三方调查等维度深化对外教育研究。
图4 分论坛(四)合影
分论坛(五)主题为“国际组织教育战略”,此论坛发言人有:上海开放大学李学书老师、上海开放大学徐濛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李珍博士生、浙江师范大学甘小丰博士生、北京体育大学安亚伦老师、西南大学杨盼博士生、上海交通大学石雪怡博士生、浙江大学方洁博士生。浙江大学吴雪萍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杨思帆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聚焦国际组织、国际大型测评、国际教育合作伙伴等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问题,通过分析政策文本、主要策略和实践路径,进而总结国际组织的教育实施战略,归纳当前人才培养的重点。评议人杨思帆教授指出,此次发言视野广阔、主题丰富、内容前沿,各位学者的研究都非常扎实深入,研究结果都与中国教育战略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吴雪萍教授表示,国际组织的教育战略对各国的教育战略具有引领作用,研究教育战略对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有重要的意义,望各位学者后续还可以进一步深化,产出更多、更好、更新的成果。
图5 分论坛(五)合影
分论坛(六)主题为“跨境教育发展研究”,此论坛发言人有:南京财经大学杨洲老师、厦门大学邓微达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宋佳副教授、浙江大学张宁珊博士生、浙江大学娜迪拉·阿不拉江博士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覃云云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陈卓君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墨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尤铮老师、厦门大学杨无敌博士生。北京大学施晓光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杜岩岩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围绕国际学生流动与竞争、来华学生影响因素、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国际教育政策转向、跨境合作办学等主题展开论述,为我国教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出了实施策略与建议。评议人施晓光教授指出,发言人的汇报基于宽广的国际视野以新视角看待跨境教育发展,对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的实施建议,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杜岩岩教授也对每位发言人的研究主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图6 分论坛(六)合影
分论坛(七)主题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此论坛发言人有:江南大学王文礼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卞翠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李晓亮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郑力、浙江大学韩双淼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覃丽君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孙昱、四川师范大学陈昊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刘鸣鸣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高益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苑大勇副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从美国、法国、日本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模式比较、工程教育、学科组织结构等方面展开发言,涉及学科门类广、比较角度多样、学科理念先进,为我国构建科学的学科建设模式提供了有益经验。评议人高益民教授和苑大勇教授认为发言人的研究话题领域值得关注,从理论基础、发展脉络、质量保障等多方面全方位解读学科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提出建议应该更加针对具体可实施并从中提炼我国可供借鉴的地方。
图7 分论坛(七)合影
分论坛(八)主题为“教育转型与治理研究”,此论坛发言人有:华南师范大学卓泽林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吴云雁老师、东南大学李安琪老师、河南大学陈元元副教授、浙江大学裴文洁博士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郑森老师、海南师范大学苏亮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程晋宽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黄海涛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以高等教育集群转型、科学教育研究、教育法典、高等教育普及、职业教育督导、大学教育制度等主题展开发言,通过对国外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逻辑梳理及策略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可行建议。评议人程晋宽教授和黄海涛教授表示,教育领域正在经历全方位、多层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将眼光看向世界,打造中国品牌,发言人的汇报让他们对国际教育转型与治理实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高等教育应该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
图8 分论坛(八)合影(部分)
分论坛(九)主题为“课程教材比较研究”,此论坛发言人有:河南大学臧玲玲副教授、河南大学吴路珂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崔司宇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文建章博士生、广州大学任平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赵振宇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陈志辉老师、浙江师范大学俞向军老师。海南师范大学李振玉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宋亚南副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课程理念、课程特点、课程改革、价值选择、话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课程与教材是教育的主要载体,其研究动向对教育改革来说意义重大。评议人李振玉教授和宋亚南教授提出,中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年探索与改革,从填鸭式逐渐转变为探索式,做出了很多努力,国外的课程改革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但是也要提防威胁,有选择地去学习适合我们国家的改革措施。
图9 分论坛(九)合影
分论坛(十)主题为“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此论坛发言人有:上海交通大学刘华聪副教授、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郭婧老师、许昌学院曹思敏老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赵耸婷老师、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徐梦杰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唐鑫副教授、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王光华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任寒玉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程力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张德伟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分享了教师压力、学校领导力、考试焦虑、社会情感能力培养、食育课程、特殊教育等领域的一些焦点话题,以具体案例和实验数据作为支撑,进行因素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积累,探讨我国基础教育更好更优发展的可行道路。评议人马健生教授首先指出各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且分享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四重境界:对国外教育改革动态的述评;在关注国家间教育差异的基础上聚焦具体的教育问题;掌握研究工具开展国际研究与交流合作;基于高深学术修养的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张德伟教授则以提问的方式和各位发言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话,他表示比较教育研究是一个包容性的研究领域,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要也注重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图10 分论坛(十)合影
分论坛(十一)主题为“教师发展比较研究”,此论坛发言人有:上海师范大学宁波教授、聊城大学的张玉娴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刘润锌博士生、聊城大学谭春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张华峰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许馨元老师、日本国立九州大学闵乐平博士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李响博士生。上海师范大学王洁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杨茂庆教授出席本论坛并作评议。
发言人聚焦国内外教师职前与职后能力培养,为我们介绍了相关实践和项目案例,通过大量的的文本资料和实证数据展现了扎实的教师教育图景。评议人杨茂庆教授和王洁教授对发言人的汇报提出肯定赞赏,认为发言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元。杨教授还结合在我国各地的教师培养案例,丰富了四场汇报的案例,也拓宽了听众的视野。王洁老师认为,现在比较教育研究不仅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创新,也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中国的教育经验、实践和理论也要进一步推广,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理论。
图11 分论坛(十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