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金斯学会8月27日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公立学校入学人数持续下降研究报告》(Declining Public School Enrollment)。报告指出,新冠疫情使原本下降缓慢的美国公立学校入学人数发生爆发性下跌,并可能导致大量美国公立学校关闭。此外,作者结合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最新数据与联邦人口估算数据,揭示了具备不同种族构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学区在前述生源变化上的表现差异。同时,报告中亦预测了2050年公立学校的学位需求数,分析了生源数下降与学校关闭之间的关联性、对生源数下降所可能带来的教育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的剖析。
首先,作者援引了数份对于美国全国以及多个州的公立学校学生入学情况调查报告指出,许多州原本在疫情前已经表现出的公立学生入学人数增长放缓的趋势在疫情爆发后迅速转变为了生源的显著流失,马萨诸塞州、弗吉尼亚州、密歇根州、加利福尼亚州均在此之列。而城市学区和高度贫困学区呈现出的下降趋势相同。并且,尽管家庭学校和私立学校入学人数激增,但仍有数百万学龄儿童未出现在任何正式学籍档案中;
其次,生源大量减少将直接造成学校财政压力,增加学校永久关闭的可能性。因大多数州级以及联邦层面资助都按校内学生数量进行拨付,生源数显著下降无疑将大幅减少学校的可支配预算。学区管理者也在考虑调整学校容量、重新划分学区甚至关闭部份学校以缓解预算困难;
再者,生源数的变化在不同类型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并不相同。幼儿园入学人数下降最为显著的是黑人儿童和低收入家庭儿童群体;高年级生源数目所发生的小幅度下降则主要源于已就读公立学校的白人学生以及高收入家庭学生群体。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加剧美国社会所长期存在的对种族隔离再现与资源不平等问题的担忧;
此外,不同贫困水平学区脱离公立学校学生占比亦不相同。在整个研究期间,高贫困水平学区选择就读非公立学校的学生比例始终最高,其次是中等贫困水平学区,最后是低贫困水平学区,前二者都呈现出明显的总体逐年上升趋势,低贫困水平学区则是在疫情开始后才从持续下降转变为和前两者相一致的上升趋势。作者认为,疫情开始后选择就读非公立学校学生比例的增长表明,社会各经济水平的家庭都开始积极探索私立学校、特许学校或虚拟学校等教育选择;
同时,作者通过人口预测数据对不同情景条件下社会对公立学校学位需求情况进行了估测。在所有四种情景条件下均得出:截至2050年,公立学校入学人数将从2023-24学年的4306万下降到3457万到4084万之间。文中写道:“从现实角度看,我们的估测表明在未来25年内公立学校学位需求数将出现约291万至659万的下降”。但他们进一步指出,学校的关闭极少由单一因素导致,受到场地成本、学生转学至邻近学校的难度、社区政治因素、校际竞争以及州级管理机构对低绩效学校的规制等因素影响。生源下降只是增加了学校关闭的风险,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新冠疫情迫使美国数百万家庭重新思考孩子的就学地点与学习方式。这一影响至今仍在重塑着美国的K-12教育体系。即使美国家庭最终恢复疫情前的教育选择倾向,仅学龄人口下降这一项影响因素就将导致公立学校失去至少约220万生源数;若他们维持疫情以来的教育选择倾向,则将导致至少850万生源数的下降。而生源数量的持续下降将使得人们关于学生受教育质量的担忧日益突出:脱离公立学校的学生往往会去到监管更为宽松、质量差异更大的环境中去;留在生源流失学区的学生则可能会面临学校预算收缩的挑战。此外,疫情所引发的教育选择模式转变可能并不会持久:家庭教育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精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重返线下工作岗位,一些家庭可能会再次将公立学校视为其最实际的选择。随着教育格局发生着持续性变化,理解家长选择离开公立学校的原因、教育管理者计划如何应对生源数持续性下降的挑战、哪些政策将有利于维护教育质量与公平,将至关重要。
据悉,布鲁金斯学会系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多次位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排名榜首位,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第一智库”和“对公共政策辩论最有影响的智库”。其研究主题十分广泛,主要有商业、金融、气候、教育等十多个领域。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7_ES_Goulas_LearningLossFINAL.pdf
编译自:布鲁金斯学会网站,2025-8-27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庞正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