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世界青年行动纲领》(World Programme of Action for Youth,简称WPAY)颁布三十周年。该纲领为改善全球青年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框架和行动指南。在此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国青年办公室(United Nations Youth Office)发起了“青年领航”节:通过代际合作加速全球进步(YouthLead Festival: Accelerating Global Progress Through Intergenerational Collaboration)系列活动。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的“青年领航对话”(YouthLead Dialogues)吸引了来自全球182个国家的逾7.5万名青年参与,共同探讨当代青年面临的挑战、向往的未来愿景及实现路径。
本次“YouthLead Dialogues”以“青年展望”框架为基础,通过自发组织的对话和线上平台(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Report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SparkBlue)收集全球青年意见。参与者分为三大视野:当前的现实、变革的种子以及他们理想中的未来。通过这些视野,青少年群体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展示了从挑战中诞生的创新与机遇。
一、当前的现实:青年优先关注就业与教育
对话显示,青年最为关切的议题集中在就业、教育和健康领域。近40%的参与者将“就业和经济机会”列为首要关切。他们指出,当前体面工作机会稀缺,职业技能培训与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就业信息零散,阻碍了青年发展。一位尼日利亚女青年表示:“陈旧的系统和期望构成了障碍,例如职业路径并不总能匹配不断变化的世界现实。即使是老一辈善意的建议,有时也会忽略我们如今面临的生活成本高、学生债务和就业市场不稳定等压力。”
超过30%的参与者将“教育”列为优先事项。青年们普遍认为,许多正规教育课程内容过时,未能适应时代需求,且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位埃及研讨会参与者指出:“武装冲突导致太多儿童和青年被剥夺了受教育权。”一名17岁的伊拉克青少年强调:“在让已受教育者接受更多教育的同时,却仍有其他人被剥夺最初的学习机会,这并无真正益处。我们需要创造真正支持女孩的环境,远离那些只是假装进步的环境。”
二、变革的种子:社区实践与政策赋能
青年们指出,构建理想未来的“变革种子”已然萌芽,关键在于加以培育和推广。他们特别强调了“社区实践中心”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学习、实验和社会创新的重要空间。例如,芬兰学校推广项目式学习,摩尔多瓦倡导非正规教育,德国有企业将社区优先事项纳入商业计划。青年们建议,政府和地方组织应从2027年起投资扩大此类包容性、可及性(包括物理、语言和文化层面)的社区空间,并提高其认知度。
此外,青年们呼吁将青年参与机制主流化。他们鼓励机构通过现金转移、奖学金和资助等方式,持续加大对青年主导项目的支持;建议在2035年前将“代际影响评估”纳入决策过程;并呼吁在2040年前将诸如青年咨询委员会等确保青年有意义参与的机制纳入主流。一位牙买加青年强调:“我们必须超越象征性姿态,重新设计决策机制。如果认真对待代际团结,就必须将共享权力嵌入我们机构的架构中。”
三、理想的未来:青年憧憬灵活包容的未来教育
在展望理想未来时,青年们描绘了一幅教育革新图景。他们希望未来的学习是灵活、以技能为导向的,不仅传授知识,更能培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教育应更具包容性,尊重多元学习方式。正如参与者所描述的:“每个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而不会因此遭到非议。”来自巴基斯坦和英国的青年补充道:“年轻人应抱有改变世界的希望,他们的声音不仅被倾听,更应得到赋能。”可见,青年们期望能够共同设计自己的学习历程,使教育真正赋能他们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青年领航对话”清晰地表明,青年是积极的建设者非被动的等待者。全球青年不仅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更以高度的紧迫感和战略眼光,为实现变革规划了具体路径,设定了未来十年的行动里程碑。他们的领导力并非初露锋芒,而是已在诸多领域积极塑造着一个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未来。通过将青年视角有意义地纳入决策,并增强机构的预见能力,国际社会能够从畅想未来转向共同积极构建未来。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网,2025-10-01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沈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