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进行了一项有关数字工具在工作中使用及数字监控和算法管理的调查。该调查涉及来自27个欧盟成员国的70316名员工,侧重于研究数字工具在工作场所的使用,包括人工智能以及数字监控的使用率和特点以及整个欧盟算法管理的范围和变化。
调查结果如下:
1. 数字工具的无处不在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
目前,绝大多数(90%)的欧盟员工依靠数字设备来完成工作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约30%的员工会进行使用,尤其是在完成写作和翻译等文本相关的工作时。

写作占所有使用场景的65%,紧随其后的是翻译59%、数据处理与观点探讨38%、文本转录28%、图像生成27%、规划安排24%及客户建议19%。
北欧与中欧国家应用人工制智能尤为普遍。不同职业领域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办公室类岗位的使用率居于首位。
2. 数字监控:收集员工数据的能力日益增强
数字监控如今已成为工作场所管理的重要手段,37%的欧盟员工受到工作时长监控,36%被记录出入时间。通过数字工具追踪员工物理位置及监测工作活动的情况相对较少。
然而,前者,即追踪员工物理位置,在运输、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更为普遍,而后者,对员工工作活动的监控则常见于金融、公共行政及信息通信技术等行业。
除最常见的两种数字监控——工作时长监控和通过门禁卡记录出入情况——之外,其他监控方式亦存在。在中东欧国家,对网络使用情况的监控、闭路监控系统的使用,以及对通话内容、网络活动及车辆位置的监测都相当普遍。

3. 算法管理:劳动力协调中的自动化应用
尽管算法管理不如数字监控普及,但正逐渐在欧洲各国及工作场所呈现出多元分布模式。 调查结果显示,24%的欧盟员工的工作时间是由系统自动分配的。这种管理方式通常与判定任务优先级的算法协同运作。 另一种不太普遍的算法管理形式涉及13%的欧盟员工,其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均通过自动化系统完成。

4. 平台化:新的工作模式
该研究依据员工的平台化程度——即数字工具使用、受数字监控及算法管理三者的结合情况,将员工划分为六大类型,并公布了其在欧盟劳动力总量中的占比:6%的员工未使用任何数字工具,未受任何形式的平台化影响;33% 的员工仅使用数字工具而未涉足平台化,他们不受数字监控或算法管理的约束;42%的员工处于部分平台化状态,他们至少面临一种形式的数字监控和一种形式的算法管理;9%的员工经历着信息平台化,即其工作活动受到监控,并由算法进行绩效评估,这在金融和保险行业最为普遍;7%的员工面临物理平台化,主要集中在采矿、运输和物流等行业;2%的员工实现了完全平台化。

研究结果显示,完全平台化与物理平台化往往与负面工作条件相关,包括压力增大和自主性降低。相比之下,以活动监控和算法评估为特征的信息平台化,其负面影响似乎较小。并且,由于某些数字监控与算法管理结合的模式可能对员工工作条件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审慎考量。此外,该调查提供的数据有助于深入研究并理解数字化对工作带来的影响,也为欧盟委员会后续制定相关举措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欧盟委员会,2025-10-21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徐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