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融入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

发布者:杨依侬发布时间:2018-01-02浏览次数:345


20171226日上午,联合国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局项目——“课程中融入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上海上师初级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张正之校长热情地向与会者介绍了上海上师初级中学的创办与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本项目的意义,并且代表学校欢迎项目组的专家和参加研训的教师。甘肃省教科所科研处漆治文主任从联合国教科文和中国政府的角度简单地讲解了本项目的设置意图、运行过程。之后,秦书珩主任受学院领导委托,代表闵行教育学院和活动的承办方向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衷心的祝贺。作为项目主持方单位的领导,夏惠贤院长站在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最为关键的是教师队伍。他联系自己近20年身体力行地做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志愿者经历,以及近年开展的诸多国际合作交流的研究经历,相信这个项目的探索对于培训教师立德树人职业素养,对于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教育故事,非常具有价值。同时,这次师训活动也属于刚刚落户于上海师范大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开幕式由上海师大教育学院的刘次林教授主持。


该项目由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和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共同主持,项目的首次研训是11月份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这次活动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和闵行区浦锦街道德育骨干学区化联盟共同承办。来自甘肃省兰州市、武威市6所中小学的13名教师和浦锦街道的上海上师初级中学、浦江第一小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分别执教语文、英语、历史、道德与法治四门课程。

开幕式之后,受训教师就在上海上师初级中学开启了工作。教师们立足于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全球公民素养,以工作坊的方式开展学科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师训研究。上海上师初级中学和甘肃省的学科教师分别承担语文、英语、历史、道德与法治四门学科融合实验。本项目采取初始课——工作坊研训——跟进课的师训模式,初始课与跟进课执教的工作坊研训是中国方案的独特之处。项目设计中对工作坊的程序做了明确的描述,它与通常说的评课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评课倾向于对课的好坏做出判断,而工作坊则不对课的好坏做判断,而是通过澄清、理解、分享、交流来达到共同提高。


1227日,活动移师浦江第一小学,上海市和甘肃省的教师按照同样的师训设计,开展了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3门学科的师训研究。


本次师训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开出了14节课,活动得到了浦锦街道、闵行教育学院和上海市学科专家的支持,浦锦街道丁岚副主任、闵行教育学院研训员王玉兰、上海市历史学科正高级专家凤光宇、上海市思品学科正高级专家秦红、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教研员王玉德等参与了教学与培训指导。本活动还引来了其他学校的老师全程参与听课、研训。

1227日的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朱曦教授主持,浦江第一小学张蕊校长、浦锦街道服务办栗爽主任、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王玉德主任,以及项目主持人刘次林教授分别讲话,畅谈了对本次活动的收获,并且对活动的后续任务提出了要求。

(撰稿人:刘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