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高等教育促进机构(Advance HE)发布了《同伴学习框架:在高等教育中全面嵌入同伴学习与支持》倡议,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机构以包容性方式将同伴学习与支持全面嵌入高等教育体系。该框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为提升学生参与度、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提供了战略性与实用性指南。
该框架旨在帮助院校拓展并深化同伴学习与支持体系,使其不仅融入课程之内,同时也能提供辅助课程与课外活动机会。这种做法能为学生提供更具包容性与可及性的支持,确保所有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拥有多重机会,从同伴互动中受益。为了更好地发展同伴学习模式,需要在所有场景中推动实践者、各个部门以及学生之间的伙伴协作。

图同伴学习框架
框架的内环展示了同伴活动得以开展的三大学生体验场景。课程内嵌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主动协作的学习体验,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量与时间安排。辅助课程活动则提供了额外的机会,作为课程的补充,引导学生深入其学科专业与学术研究。课外同伴学习能够促进协作,增强学生的学术信心,并构建起互助型学习社群。
围绕各项重点场景,框架提出了有效嵌入同伴学习的五个发展阶段,并将这五个阶段设计为可循环运用的流程,以确保实践的质量与连续性。
阶段一:师生共同设计
必须让学生作为合作伙伴参与设计同伴活动。这意味着从最初阶段就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贡献其在课程、学科和院校流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学生则贡献与其自身学习经历与学生体验相关的见解。
阶段二:培训与准备
招募学生担任同伴角色时必须秉持包容原则,以促进多元参与。需要对发挥作用的学生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能力、得到发展并激励同伴。教师需阐释活动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流程,为学生参与同伴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阶段三:奖励与认可
学生参与同伴学习能够对其个人与专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高校可对学生的参与予以多种方式的奖励和认可,包括达成学习成果、完成计学分的反思档案、获得资金鼓励、数字徽章或微证书、荣誉证书以及参与颁奖典礼等。
阶段四:保障与监督
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同伴活动空间,对于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福祉至关重要。这包括为小组合作建立基本规则、明确角色与职责,并设定管理预期的界限,例如界定活动的目的、技术工具、讨论主题以及可寻求的支持网络。
阶段五:评估与反思
评估可侧重于探究实施同伴学习的初衷对学生学习参与度、专业发展或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课程或院校则应关注战略资源投入的效用,以及对学生发声与满意度、学业成就、在校率的影响。学生和教师对同伴活动经历的反思,能够促进双方的成长。
该同伴学习框架的核心在于倡导学生通过互相学习发挥潜能。无论是通过课内小组合作、课外辅导,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同伴学习都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提升学术信心,并培养关键专业技能。框架强调,同伴学习并非是单一模式,它适用于多样化的情境,可根据学生、学科、院系及学生服务的独特需求灵活调整。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英国高等教育促进机构,2025-11-06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青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