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教育情怀和学术竞争力的未来学者。
具体而言,通过课程教学、科研参与、助教课程、国外访学等方式,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国际教育情怀,具有深厚专业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能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国际比较研究,并使用中外文进行学术交流和发表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职业发展方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或社会组织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课程方案如下:
博士研究生(2019级新生试行)  | ||||||
课程类型  | 课程板块/名称  | 任课教师  | 学分  | 授课学期  | ||
公共课程  | 公共政治理论1  | 3  | 
  | |||
(共5学分)  | 公共政治理论2  | 
  | ||||
  | 公共外语  | 2  | 
  | |||
专业课程  | 基础课  | 比较教育的使命 与研究方法  | 张民选、孔令帅  | 3  | 1  | |
专业必修课(导师选择1门,3学分)  | 教育政策与领导  | 张民选、吕杰昕  | 3  | 2  | ||
外国教育思想 专题研究  | 孔令帅、夏正江、胡君进  | 3  | 2  | |||
限定选修课(2学分)  | 专业外语(英语)  | 徐瑾劼  | 2  | 2  | ||
其他语种另行安排  | ||||||
选修课  |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经验及其传播 | 张华峰、王洁、卞翠(孙阳、丁若曦)  | 2 | 2 | ||
| 国际发展教育与教育规划、教育类国际组织历史 | Jordan Naidoo | 3 | ||||
| 全球教师政策研究前沿 | 王洁、李廷洲 | 2 | 2 | |||
教育绩效与评价的 国际比较研究  | 宁波 | 1 | 2 | |||
国际视野下的 数学教师教育研究  | 黄兴丰  | 1  | 3  | |||
*每位博士研究生必须获得至少20个学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