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角川ASCII综合研究所新闻网站关注到国内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进展,人工智能教育正在走进国内中小学课堂。此前,北京、杭州、深圳等国内部分城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话题屡屡见诸报端。
文章集中介绍了北京、杭州、银川三所学校内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中,教师演示使用百度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心一言”,围绕人工智能的原理与功能进行介绍说明。以“文心一言”、阿里巴巴旗下的“通义千问”等为代表,由中国企业自行研发制造的人工智能产品为教育现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便利。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腾讯、科大讯飞等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巨头间还会举行信息交流会,逐步分享和完善人工智能教育知识。杭州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在课堂中了解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翻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如 Chat GPT)的工作原理,期望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依托亚马逊云科技,建立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学生们组装搭载人工智能的小型无人车,开展全自动驾驶赛车实践。
最后,文章提到我国正在重点发展人工智能,2017年国务院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球先进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同步,到 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基础、技术和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从一年级至九年级各个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质量要求。文章中认为,尽管做法不同,但中国的学校都在为人工智能时代做准备,在义务教育阶段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例如Chat GPT),学习人工智能如何进行判断与决策,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了解人工智能的优点和缺点,践行“让学生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通过一系列的体验和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科技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ascii.jp/elem/000/004/138/4138111/
编译自:日本角川ASCII综合研究所,2023-05-27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贾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