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未来的蓝图在经过12个月的谈判和数百个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后最终确定。备受期待的大学协议最终报告,提出了47项建议其中包括在澳大利亚弱势群体中大幅扩大高等教育的获取机会,解决生活成本问题。同时也包括了联邦政府正在考虑的关键改革等内容。以下是改革的部分内容:
提高针对弱势学生的资助
为应对当前及未来的技能缺口,报告强调必须在平等群体中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参与度。然而,提供支持与服务所需的成本不菲。报告呼吁实施基于需求的资金支持计划,以确保来自边缘群体的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学业。该一提案还提议对完成率高的教育提供者给予额外奖励。此提案旨在为原住民学生、低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以及残疾人提供额外资金支持,并针对服务于大量优先群体的地区性区域提供更多资金。此项资金可能用于覆盖课程提供成本,并显著增加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等机构的免费学位名额。
报告指出:“这种资金支持模式可能类似于基于公平原则的学校资源标准拨款方案。”此提案还提到,“在此方案下,那些校区坐落的地区、招生中低社会经济背景学生比例较高的大学(平均约为23.6%,而大都市大学平均为9.8%)将受益最大。”
废除“毕业生就业计划”,调整学科收费标准
行业协会坚定表示,前联盟政府实施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已证明是失败的。该计划导致一些人文学科学位的费用加倍,同时降低了其他部分课程的学费。
此提案确认了这一观点,并指出仅有1.5%的学生选择了在先前的体系下他们本不会选择的课程。报告强调:“该计划使部分学生面临高昂的学费和庞大的帮助计划负债,这并不与他们未来的收入潜力相符,同时还将高等教育的总体成本负担更多地转嫁给了学生,减轻了澳大利亚政府的负担。”作为替换方案,该提案建议采用一个基于潜在终身收益的学生制度。这不是通过设置价格点来激励学生选择课程,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决定支付金额也就是说未来工资越高,学生的贡献也应越大。由于终身工资较低且对公共贡献重大,教育和护理等关怀学科将被归入最低费率档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究资助
澳大利亚在研究投资方面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标准。报告明确指出,目前的资金体系存在着“过度复杂、碎片化且难于理解”的问题。原本期望国际学生能够成为该领域带来收入的主要来源,中期报告甚至提出了一个将税收用于研究和基础设施的出口税想法。而报告最终提议设立两个基金:一个以“解决澳大利亚挑战”(Solving Australian Challenges)为名的研究基金,以及一个称为“高等教育未来基金”(Higher Education Future Fund)的基础设施基金。这些基金将由大学与联邦共同出资,目标是使资产总额达到100亿澳元。这些建议中的贡献将基于大学的更广泛收入而非直接对国际学生征税,所有资金均由联邦政府进行匹配。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澳大利亚卫报,2024-02-24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曹晟文(澳籍在华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