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主题,包括主题交流、主旨发言、八个分论坛以及世承访谈四个环节,约有70名校内外师生参加。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于6月15日上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二楼世承讲堂举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洁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宋佳副教授、《比较教育学报》副主编闫温乐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刘华聪副教授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高明助理教授等出席。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学生联合会会长秦志莲主持。黄海涛教授和王洁教授为论坛致欢迎辞,并向各位研究生送上寄语。
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浙江大学博士生马箫箫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开放科学的制度变迁与制度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透视》为题,分析UNESCO推动开放科学的制度变迁与制度逻辑,为开放科学全球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赵梦龙作《超越均等:国际教育性别平等行动的缘起、话语与路径》的发言,探究以UNESCO为首的国际组织推进的教育性别平等国际行动的历史沿革与重心转变、观念创新与话语重塑、推进机制与重点领域。厦门大学博士生周奕作《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何以参与全球风险治理?——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考察》的发言,分析了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参与全球风险治理的关键动因与现实逻辑。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林婕以《走向世界一流:我国生命医学类学科国际地位的实证分析》为题,构建了生命医学类一流学科的高精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国内外的差距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王超做《数据化的教师与教师的数据化:现代教师评价中的教师形象与生成逻辑》的发言,刻画数据化教师形象,并阐释教师数据化的过程及其困境,由此提出数据化评价赋能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具体建议。
讨论与交流环节采用面对面形式。首先,刘华聪老师对每位发言人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指导;其次,郑高明老师进一步对每个人的论文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建议;最后闫温乐老师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对全体研究生同学提出了针对学术研究切实可行的建议。
分论坛报告
分论坛环节为线下形式,8位评议专家、56位发言同学聚焦“STEM教育探索”、“数字教育转型”、“全球教育治理”、“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组织实践”、“中国教育经验”、“教师教育发展”、“未来教育变革”八个议题展开发言与讨论。
主题交流:研路同行——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主题交流于6月14日晚举行,上海师范大学邢梦霄同学负责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高雅同学、浙江大学卢宇峥同学、华东师范大学史可媛同学、上海师范大学潘宝城同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王超同学就读博生活、科研工具使用与论文发表等问题与现场同学展开讨论交流。五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建议大家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学习韧性、善于自我学习和记录、接受失败并从中成长、打好基础并利用研究工具、与导师进行真诚有效的交流。在场同学深受启发与鼓舞。
世承访谈
6月15日下午,世承访谈“女性·青年·学术”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世承讲堂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与政策研究中心刘华聪副教授、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中欧高等教育合作研究中心郑高明助理教授,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卞翠副教授,作为女性青年学者代表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女性、青年与学术的融合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张运吉担任主持人。
访谈围绕女性在职场中的角色、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路径以及学术研究的深度探索等主题展开。三位女性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的经历与视角,为在场的硕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让他们对高校研究人员的科研生活与面对的实际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三位研究者的分享,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学术指导,也感受到了女性在职场中的独特魅力和力量。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于6月15日下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二楼的世承讲堂举行,宋佳副教授担任闭幕式主持人。颁奖环节中公布由外审专家组评选出的六篇优秀论文,分别为湖南农业大学的殷文轩同学、南京大学的陈志娟同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朱佳雯同学、湖南大学的秦煜萱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庆豪同学与张枫六位同学的文章。王洁教授为他们颁发了获奖证书。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洁教授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辞。王洁教授细致回顾了论坛的各个环节,特别赞扬了本次“女性·青年·学术”形式的新颖,并对每位积极参与的同学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随着本次论坛的圆满落幕,我们热切期盼明年能迎来更多同学的加入,一同分享并激荡各自的学术见解。
供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筹备委员会
供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筹备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