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7期
作者:
孔令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王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生
摘要:
表现性评价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与我国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理念存在共通之处,但仍需审视其所蕴含的特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影响与潜在困境。在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重逻辑中,各国要求提高教师的竞争性表现和教学效能,推动了证据为本和同质化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国际上教师表现性评价引起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缺失,导致教师公共性的隐退,造成对教师灵魂、激情与热忱等不可被测量的人性品质的忽视。超越教师表现性评价,需要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教师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师评价导向,强化教师专业身份的公共性;超越测量主义的教师评价思维,重视教师评价中的人文关怀。通过对真理的探寻、对良善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锤炼教师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使之成为具有自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的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