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报》(丁笑炯;孙丽君)欧洲学校合作网络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督导的变革

发布者:王浩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次数:78

来源:《比较教育学报》2021年第6期


作者:

丁笑炯,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国家开始通过政策和法规,发展学校合作网络。其基本假设是,单个学校规模太小、太孤立,不能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想完成从“良好”到“优秀”的最后一跃,需要在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和各种外部机构之间结成网络。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颁布的有关学校合作网络的政策在目的上各有不同。即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网络植根于不同社区,网络成员的情况各不相同,希望通过网络实现的目标也有所区别。加上各类网络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模,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欧洲的学校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合作网络的兴起及其多样化发展对传统的督导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与对上、对外负责相比,合作网络更强调对自己负责和对同伴负责,由此引出自我评估和同伴互评的理念与实践。其次,合作网络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督导人员深入当地,与当地人一起确定有意义的督导内容和方法。再次,合作网络的多样性使得量化的横向比较变得不再适宜,督导报告需要从形式到内容都更加开放、灵活,反映每个合作网络的独特性。学校合作网络背景下的新型督导秉持建构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理念,使得督导成为一个不断生成新知识的过程。 




电子邮箱:riice@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