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2025年《驱动K-12教育创新》报告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03-11 浏览次数:10

202525日,美国学校网络联合会(The Consortium for School Networking,简称CoSN)发布了2025 《驱动K-12教育创新》报告Driving K-12 Innovation 2025)。报告汇集了全球教育工作者、技术专家和行业合作伙伴的意见,旨在为K-12教育领导者提供一个关于教育创新的框架,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找准方向、推动变革。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K-12教育的三大障碍(Hurdles

1. 吸引和留住教育者和IT专业人士

学校系统在聘请和留住学校员工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许多教育工作者遭遇低收入以及社会和情感上的倦怠,这导致他们放下对教学的热情,离开了这一领域。教育工作者还面临着社会和系统的不信任与不尊重——即不信任教师的能力,也不尊重他们对学生社交、情感和学业成果的关心。对于IT专业人员而言,与能够提供更高薪资、灵活工作时间、远程工作选项以及更多休假时间的私营企业相比,他们的收入较低,这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2.教与学的变革

教与学的变革是由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动态且相互关联的世界的需求所驱动的。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必须随之调整,以确保其相关性和有效性。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整合新工具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教育如何服务于当今的学习者。学校必须拥抱灵活性,培养合作精神,并将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意义的创新融入其中,以创造出一个环境,让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教师成为促进者。专业发展对于这一转变至关重要,它使教育工作者具备采用新教学法和有效利用技术进步的能力。现在是拥抱这些变化的时刻,因为它们为彻底改革教育、为学生未来做好准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数字公平

数字公平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数字基础(包括数字素养)、学习条件以及有意义的学习机会。这一细微差别所构成的障碍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内外公平获取高质量数字技术(如高速互联网和强大的计算设备)的问题。它还包括确保以下几点:学生具备利用技术服务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获取丰富且易于获取的内容和程序的交互式体验;学生及其身份能够通过技术本身得到体现并由技术本身来代表;学生能够获得有意义的机会,从而作为学习者得到赋能。

二、K-12教育的三大加速器(Accelerators

1. 学习者自主权

学习者自主权关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积极决策者的角色,它意味着将学生的角色从“学生”重新构想为“学习者”。在强大的学习环境支持下,拥有自主权的学生可以从被动接受指令转变为创新者。为了促进学习者自主权,学校还必须鼓励教育工作者的自主权。学习者自主权对于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并且要求学校结构和实践采取不同的方法,真正接受学习者自主权需要对教育体系进行变革。

2.提升领导者的专业能力

通过加强学校的专业社群,并为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K-12专业人士提供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的机会,可以开启创新实践的大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学校通过提供技能提升和改进的机会、促进工作中的自主性以及支持无惧失败的试错自由来投资于员工时,它们就创造了一个吸引创新人才的环境。

3.改变对学习成果展示的态度

关于评估、记录、交流和赋予学生学习价值的话题,正掀起一股日益高涨的讨论热潮。死记硬背、文化偏见、有限的实际应用等等,这些可能不是有效评估手段,且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对某一学科真正理解的一些原因。这一复杂问题还涉及将学生学习与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道路联系起来的讨论。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强调学习者自主权、个性化和终身学习;另一方面,关于传统教育机构的作用、其经历的价值以及教育如何与不断变化的职业道路相契合的挑战,仍在持续争论中。因此,学生从基础教育到中学后教育的发展轨迹,既受到创新的影响,也受到长期教育规范的塑造。

三、K-12教育的三大技术赋能器(Tech Enablers

 1.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一个由快速技术进步定义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股变革力量。随着全球学校系统不断探索这项技术的益处与挑战,它们正致力于满足安全、有效且负责任地使用的迫切需求。正如之前的互联网等技术变革一样,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树立榜样,并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2.分析与自适应技术

这些是基于数字技术(通常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用于收集和使用与教学和学习相关的数据。分析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以及利用这些数据为教学决策提供信息的机会。自适应技术是指能够根据学生与技术的交互情况进行自我调整的工具。这些自适应调整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建议下一步的学习内容、提供补救措施、控制学习节奏,或基于对学生表现的分析提供反馈。

3.宽带技术与网络连接

无处不在的宽带互联网及其底层技术,使得强大的连接式学习成为可能,而无需设备通过物理方式(例如电缆)进行连接。这些技术让学习变得随时随地、灵活便捷。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cosn.org/edtech-topics/driving-k-12-innovation/hurdles-accelerators/


编译自:美国学校网络联合会官网,2025-02-05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施晨莺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