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教界呼吁规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次数:10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最新发布报告称,92%的大学生受访者承认在过去12个月内使用AI工具完成学术任务。教育技术专家乔什·弗里曼(Josh Freeman)紧急呼吁各院校全面审查评估机制,每项考核都必须经过AI可行性审查,以防可以使用AI轻松完成。这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开展教师培训。

一、学生使用行为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群体已形成系统化的AI使用模式。大部分学生通过AI工具解析复杂概念、用于文献综述、生成研究思路。51%的受访学生认为AI显著提升了其学习效率,并帮助他们改善了作业质量。然而,学术不端指控风险和对于AI生成结果的失真隐患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调查中有18%的学生坦承直接将AI生成内容植入作业。一位匿名学生描述其矛盾心理:“AI让完成作业的过程更轻松,但每次点击提交按钮后,总会产生会被识破的焦虑感。

数据显示对AI的应用存在阶层分化。来自高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中,50%使用AI进行文献综述,较经济弱势群体高出6个百分点(44%)。另一方面,性别差异同样明显,男性对AI技术表现出更高接受度,而女性对可能面临的学术诚信风险更为敏感。此外,学科背景亦影响使用强度,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学生在使用AI工具辅助研究方面态度更为积极。

二、高校应对机制现状评估

尽管80%学生认为所在院校学术诚信政策表述清晰,76%相信学校具备AI检测能力,但系统化培训严重滞后——36%接受过校方提供的AI技能指导。政策执行层面存在明显矛盾,有学生道出自身困惑:“AI的使用没有被禁止,但也不被提倡。尽管教授在课堂上常向学生演示AI工具的使用方法,却将学生的使用行为定义为学术违规。

三、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计算机科学家托马斯·兰卡斯特博士(Thomas Lancaster)指出:拒绝接触AI的学生群体已缩减至极少数,这种技术回避可能影响其学术表现及就业竞争力。英国大学联盟证实,正通过修订学术行为守则、强化新生诚信教育等措施应对挑战,同时强调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教育质量控制。

报告警示,2024年首次发现的数字鸿沟现象持续扩大,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正在技术催化下形成新的不平等。各高校需建立跨校协作机制,共同制定适应AI时代的教育评估标准。

 

更多信息请查阅:

https://www.hepi.ac.uk/2025/02/26/student-generative-ai-survey-2025/


编译自: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25-02-26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冯远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