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光明日报》:英国数学教育改革背后的三重“回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02 浏览次数:225

作者:李玉兰《光明日报》( 20171101 15版)

  【环球教育评说】

  英国小学数学教育向上海取经,引起全球性的媒体关注。从英国教育大臣多次探访上海的学校到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启动,再到教材合作协议……英国BBC还录制了一个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之所以引起这么多关注,很大原因恐怕是现代教育在西方比在亚洲发展得早,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多数是亚洲国家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学习、引进,西方国家如此大张旗鼓从中国引进基础教育方面的产品还很新鲜,难怪英国《卫报》以“历史性协议”来形容两国出版机构之间的这次教材合作。

  其实英国这一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背后原因很值得探究。表面上,引进上海教材是因为英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整体不高,实际上,英国的数学教育水平并不差,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剑桥和牛津的数学专业在全球高校排名一直是前几位。

  一位在英国大学教数学相关专业的华人教师说,英国本土学生的数学在本科生阶段两极分化严重,少数很好,大部分比较差。到了研究生阶段,本土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国际学生整体上高一个档次。

  数学是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大量训练让学生把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深深印刻在头脑中。英国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数学教育也是大量训练,80年代以后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分离,政府就不再强调大众教育的升学,公立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毕业。再加上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班教育,把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不同进度分组,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学生越来越跟不上。相反在私立学校,奉行精英教育,对于数学基础类的训练从来就没有松懈过,也是大量做题,所以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的学生数学水平并不低。

  这种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分离,使得英国基础教育两极分化严重,也削弱了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活力。数学是工具性基础学科,对学习其他学科和技术必不可少。数学教育基础薄弱已经引起英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不满,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0%多的英国企业对毕业生计算能力不满意,三分之二的企业雇主希望学校提高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

  近年来,全球化竞争的大趋势下,教育经历对人的职业和成就影响越来越大,没有接受大学教育会对一个年轻人今后的职业生涯造成难以逾越的鸿沟,英国普通家庭也更加重视教育,所以政府决定加强公立学校的数学基础教育以便让更多的平民子弟能适应大学的要求。

  因此,英国投入4100万英镑,在8000所小学推行“上海数学教学法”。表面上,是改变英国人“不会算数”的现状,本质上,则是教育资源投入从侧重精英教育、追求效率向侧重大众教育、追求公平的一次摇摆,或者说“回归”。

  有趣的是,“上海数学教学法”对英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来说,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回归”。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里面,中方的一位老师在一篇感想文章里面写道,一些英国老人看完纪录片后说,英国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方式,跟片子里呈现出来的是一样的。其实现在的英国私立学校和贵族学校,经常使用的也还是老师在台上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

  此外,还有一种“回归”,这次教材“出口”促使人们对中国教育的认识和评价更趋于理性。“全班整体教学”、练习册、高标准要求等等,在英国基础教育界眼中,这是上海数学教学高水平的体现,而在中国,对基础教育的讨论中,负担过重、缺乏个性培养等质疑观点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上述特点有所批评。

  当然,不能说英国引进教材,上海的数学教学就达到完美,也不能说日本的宽松教育失败,就停止质疑中国基础教育“负担过重”。教育是一个大而专的话题,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合适不合适。过去几十年,中国教育体系快速把中国的基础知识水平从文盲率极高提升到一个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地步,所积累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等诸多方面能够让自身自信、让别人学习的地方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也很多。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日益密切的教育交流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各国教育都在互相学习中重新认识和评估、不断进步,进一步趋于理性和科学。

(转载自《光明日报》20171101 15

 

编者按:2014年以来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实施了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至今英国已派近300教师来沪学习,上海也已有近300教师赴英作示范教学。2016年以来,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师还承担了上海数学教材的翻译和在英推广工作。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11/01/nbs.D110000gmrb_15.htm


电子邮箱:riice@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