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探索威尔士教育创新与未来教学情景构建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次数:10

在教育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教育创新与未来教学情景构建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应对社会挑战的关键议题。近日,由经合组织发布的一项关于威尔士教育未来与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报告《构建威尔士教育未来教学场景》Constructing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of Teaching in Wales,揭示了未来威尔士教育系统的可能面貌,并为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和专业性提供了宝贵见解。

一、威尔士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

(一)政策创新与课程重构

威尔士政府近年来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其力度与深度引人注目。2025年,威尔士将迎来GCSE课程的重大变革。新推出GCSE科目,将取代传统课程,覆盖数字媒体、电影、工程等前沿领域,并采用更广泛的评估方法。这一改革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限,通过项目实践、数字技术应用等多元评价方式,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科学科目将合并物理、化学与生物内容,引入跨学科综合评估,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一改革也引发争议。威尔士科学团队担忧,合并科学科目可能加剧公立与私立学校的资源差距,损害教育公平性。教育创新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因改革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二)教育创新实践

威尔士的教育创新不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更渗透至日常教学实践。彭布罗克郡的不对称周Asymmetric Week)项目,通过重构教学时间表,将每周五下午设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时间,同时为学生提供艺术、体育等拓展活动。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教师职业倦怠,还提升了教学质量。数据显示,参与该项目的彭布罗克码头社区学校(Pembroke Dock Community School),其教师教学满意度提高了40%,学生参与度也显著增强。

二、未来教学场景的构建

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论工具,包括教师角色模型(Personas tool)和抱负循环工具(Ambition loops tool),以收集和分析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期望。研究团队与威尔士各地的教师、学校领导、研究人员、教师教育者、教师工会及支持教育和学校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广泛合作,通过在线调查和两次利益相关者研讨会,共同构建了四个未来教学场景。

(一)教师角色模型与抱负循环工具

研究通过构建一系列虚构的教师角色模型,反映了威尔士教师队伍的多样性,包括不同年龄、经验、动机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教师。这些模型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地考虑不同背景教师的需求,从而在政策设计中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多样性。

抱负循环工具则通过一系列如果……会怎样?What if…?)的陈述,引导利益相关者探索未来教育的可能性,并共同制定实现这些可能性的具体行动计划。这些陈述涵盖了从教师职前教育到职后发展,从学校内部管理到社区合作的各个方面,为构建未来教学场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未来教学场景概述

研究共构建了四个未来教学场景,每个场景都聚焦于不同的教育改革方向,旨在通过创新与合作,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1.     场景A:鼓励创新与学校作为学习组织

在场景A中,创新被视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驱动力。该场景强调学校应成为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组织,与社区、行业伙伴及高等教育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创新。通过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支持教师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场景A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且富有创造力的教育生态系统。

具体而言,该场景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建立创新实验室、引入行业导师制度、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场景A强调学校应成为社区的文化和知识中心,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和研讨会,促进知识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     场景B:教育伙伴协作支持教师培训与早期职业发展

场景B聚焦于教师职前教育和早期职业发展的支持体系。该场景认为,一个稳固且富有成效的教师培训体系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因此,场景B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个性化的导师支持、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

具体而言,该场景强调学校、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机构和地方当局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确保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过提供结构化的培训和指导计划,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同时,场景B还提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成就,为他们的职业晋升和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3.     场景C:教育工作者拥有灵活多样的职业发展路径

场景C关注教师职业生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该场景认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系统需要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终身学习机会。因此,场景C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建立灵活的职称晋升制度、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发展项目、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等。

具体而言,该场景强调学校应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摇篮,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潜力。同时,场景C还提倡建立跨学科的教研团队,鼓励教师与同事、学生及社区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与知识共享。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职业满足感和归属感。

4.     场景D:教师受益于社区支持与学校作为社区枢纽

场景D聚焦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该场景认为,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社区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因此,场景D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和学习机会、建立社区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等。

具体而言,该场景强调学校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同时,通过建立社区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创新。场景D还提倡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教师的职业满足感,还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constructing-scenarios-for-the-future-of-teaching-in-wales_2e0ac4e6-en.html


编译自:经合组织,2025-03-28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花萱子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