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构建健康数字学习生态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04-11 浏览次数:10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如何平衡学习效能与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新加坡教育部在数字设备和屏幕使用的管理上倡导“适度原则”(Goldilocks Approach,“金发女孩方法”,取自童话“金发女孩和三只熊”,表示不偏向某个极端而刚刚好的状态),强调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学习需求合理使用技术,并通过家校合作构建科学用屏体系,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育部认为,虽然技术可以支持学习,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科技赋能教学:学校如何利用技术进行教学

教育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研究表明,触觉学习可强化低龄儿童的记忆与理解。小学生的课程设计优先考虑非数字化的学习体验,如纸质阅读、手写和实物操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引入数字技术辅助教学。教师通过教育部推出的“教育科技教学支架(EdTech Pedagogical Scaffold)”,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技术来增强学习效果,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实时反馈、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确保学生深度参与并达成学习目标。

此外,学生通过“品格与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简称CCE)”课程,学习如何在数字空间中识别风险、抵御负面影响,并保持线上与线下活动的健康平衡。这些课程帮助学生成为安全、尊重和负责任的数字技术用户,致力于培养与提升学生自主管理屏幕使用时间的能力。

二、守护学生数字健康:应对设备成瘾的策略与支持

学校辅导员(The School Counsellors,简称SCs)接受过管理成瘾行为的培训,能够识别高风险的学生并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学校的关键人员和教师也接受关于新兴网络健康趋势的培训,以指导和支持学生,包括管理过度使用设备的行为。学生发展团队会定期更新网络健康趋势知识库,辅助教师制定管理策略。

三、家校共育: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健康使用数字设备

家长在管理孩子的数字设备使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根据卫生部(MOH)的建议,家长应限制36岁孩子的屏幕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712岁孩子每天不超过2小时(除非与学业相关)。家长不应允许孩子无限制地使用设备。

对于中学生,教育部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个人学习设备(Personal Learning Devices,简称PLDs),这些设备安装了设备管理应用(Devi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简称DMA),以实现多重管控,保护学生免受不良内容的侵害,并减少学习中的干扰。DMA在晚上禁用设备以确保学生获得充足的休息。家长可以选择监控、保护并为孩子的PLDs设置屏幕使用时间的限制,平衡好学习与健康的需求。

教育部还通过跨部门合作,为家长提供了多种资源,包括“育儿健康”指南和“PLDs家长手册”,帮助家长在数字环境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支持小组(Parent Support Groups,简称PSGs)和社区合作伙伴也可以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数字知识和技能支持。

新加坡教育部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屏幕使用和数字技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控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家校共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教育部将继续支持家长和学校,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字世界中安全、健康地成长。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moe.gov.sg/news/edtalks/what-you-need-to-know-about-moes-views-on-digital-devices-and-purposeful-and-healthy-screen-use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2025-03-28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晓钰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