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近期正式宣布,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体系,作为其“变革计划”的核心举措之一。通过发布首份《学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南》、追加百万英镑创新基金,以及推出覆盖全年龄段的数字技能培训计划,英格兰的教育系统正迎来一场以技术赋能教师、优化教学体验为目标的系统性革新。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强调,此举意在让教师从繁琐的行政工作中解脱,专注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同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受益于技术驱动的优质教育。
根据教育部最新调查,当前教师普遍面临行政负担过重问题。为破解这一矛盾,新指南明确了AI工具的应用边界与安全准则,要求学校优先采用自动化技术处理考勤记录、家长信件生成等重复性工作。例如,奇尔特恩学习信托基金开发的AI模板可一键生成标准化通知,将教师单日文书工作量减少40%。政府斥资100万英镑设立的教育人工智能工具创新基金已进入实测阶段,首批AI批改系统能针对学生作业生成包含语法修正、知识点巩固建议的详细报告,教师审核时间较传统批改缩短65%。指南特别设置安全必修课模块,要求所有使用者必须通过数据隐私保护认证,避免技术滥用风险。
英国教育部的改革蓝图远不止于工具层面。首相本周公布的1.87亿英镑“TechFirst计划”将数字技能教育下沉至中小学课堂,每年为100万名学生提供AI编程基础课程,并设立“科技职业直通车”项目,为贫困地区学生预留20%的培训名额。在研发端,由科学部资助的300万英镑“内容商店”项目正构建教育AI的底层数据库,通过整合牛津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的优质资源,为创新企业提供标准化训练素材。更具突破性的是,教育部联合英国教育标准局启动的“AI教育影响追踪研究”,将系统性评估技术对课堂互动、学生创造力等软性指标的长期影响,首批覆盖200所学校的监测数据预计明年公布。
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在接受采访时指出:“AI不是取代教师,而是让教师成为‘学习架构师’。当AI处理数据时,教师能专注于设计启发式问题,这种分工将重新定义教育本质。”学校领导联盟秘书长保罗·怀特曼则提醒:“调查发现,78%的教师担忧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因此政府必须建立透明化的工具评估机制。”特许教学学院补充道,其开发的免费AI案例库已收录37个成功实践,包括伦敦某中学利用AI分析课堂视频,自动生成教师肢体语言优化建议的案例,这些经验将为更多学校提供参考。
随着AI技术逐步渗透备课、授课、评估全链条,英国教育体系正经历显著变化:教师年均非教学时间预计减少28%,学生获取个性化辅导的机会有望扩大三倍。教育部的长期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缩小教育资源差距。当教育拥抱技术时,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被看见、被理解、被赋予无限可能的孩子。
更多信息请查阅: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ai-revolution-to-give-teachers-more-time-with-pupils
编译自:英国教育部官网,2025-06-10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