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学阶段试点计算机科学列为必修课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10

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正大力加强学校的数字基础教育和媒体素养培养。作为这一努力的关键举措,该州将从2025/2026学年起,在28所试点学校率先将计算机科学(Informatik)列为必修科目,并计划到2028/2029学年推广至所有中学。

该课程面向710年级学生,每周共开设4课时,旨在回答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信息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和组织?算法和程序如何工作?互联网如何运作?我的数据在哪里,它们安全吗?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它又是如何工作的?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手环或游戏机等数字终端设备如何工作?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教育部长图博(Sven Teuber)强调道:仅这些问题清单就表明,这并非面向技术迷的小众知识,而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实际、贴近生活的疑问。这不仅仅是关于二进制代码‘01’,而是关乎对数字世界的基本理解。无论是在普通互联网上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儿童和青少年都需要媒体素养,才能在日益由数字化主导的当今和未来的世界中立足。我们必须将这一点传授给所有年轻人,因为这是社会参与的一个巨大且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计算机课程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组成部分,与作为跨学科主题已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许多科目中确立的媒体素养教育相辅相成。计算机科学教育和媒体教育在该州齐头并进。例如,借助 fobizz 平台,所有学生已经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而通过计算机课程,他们现在还能获得更深入的背景知识。

在过去的15年里,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已大幅扩展了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化教育和媒体素养培养,并为此建立了非常广泛而深入的服务体系,从媒体素养成就学校Medienkompetenz macht Schule)项目、人工智能到数字书架。此次引入计算机科学必修课,正是对这一体系的进一步加强。新增的4个课时将按以下方式整合到课程表中:

l  增加1课时; 

l  在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stufe,德国5-6年级)的自然科学科目中缩减1课时,同时将体育的1课时从中级阶段(Mittelstufe,德国7-10年级)移至定向阶段;

l  在自然科学科目(对于文理中学(Gymnasien)则为物理)中,于中级阶段缩减1课时;

l  在由学校负责的科目中缩减1课时。在此过程中,德语、数学、宗教/伦理以及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科目中的课时不得缩减。

图博部长承认,引入一门新的学校课程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最重要的是让所有参与者共同参与,包括学生们、教师及其代表、学校管理者。该州已经在部分类型的学校中开设了计算机作为选修课,有21所计算机特色校(Informatik-Profilschulen),计算机是STEM战略(MINT-Strategie)的一部分,因此绝非从零开始。而且该州已经制定了一份教学大纲,现在可以根据试点学校的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

为确保顺利实施,图博部长宣布:教育部和教育局将在引入计算机科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学校提供全力支持和陪伴,并特别提到了数字化设备配置和教师培训。在过去的几年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已向学校的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了约 4.6 亿欧元,并且将继续大力投资。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作为必修课,该州也希望使数字公约(DigitalPakt)的资金持续化。在师资保障方面,该州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五分之四的大学中,如今已可以攻读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专业。该州已简化了跨专业和转行进入教育行业的通道,为新必修科目提供进修和深造机会,并且尤其重要的是,在师范专业学习中解除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强制性绑定。

Natalie Ahl是沃尔施塔特莱茵格拉芬学校(Rheingrafenschule Wörrstadt)的校长,她非常高兴她的学校属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 28 所试点学校之一。对Natalie Ahl来说,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多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让学校变得更数字化、更具未来能力,始终以让学生为明天的世界做好最佳准备为目标。计算机科学在此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试点学校,该校希望积极参与其中,将这门科目以可持续且贴近实践的方式植根于日常学校生活中。在该校,数字教育不是附加项,而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通识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bildungsklick.de/schule/detail/pflichtfach-informatik-pilotschulen-rheinland-pfalz


编译自:德国bildungsklick官网,2025-06-30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凌慧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