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展望报告》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次数:10

2025610日,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展望报告》(Generative AI Outlook Report),旨在为欧盟政策制定提供基于证据的科学支持,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技术、社会和政策层面的影响与挑战。以下是对报告背景、内容及意义的详细概括:。

一、报告背景

1.技术发展与社会影响

生成式 AI 作为颠覆性技术,具备以空前规模生成类人内容的能力,已在医疗、教育、科研等多领域展现创新潜力,同时也带来错误信息、劳动力市场冲击、隐私泄露等社会挑战。其快速发展要求跨学科视角以全面理解其影响。

2.欧盟政策需求

欧盟需在保障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符合民主价值观与法律框架(如《人工智能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报告为欧盟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竞争中定位、制定监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全球竞争与协作

中国与美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与商业化中领先,欧盟需通过投资、政策协调提升竞争力,同时应对技术依赖、数据主权等挑战。

二、报告核心内容

1. 技术层面

技术现状与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与计算基础设施,正朝多模态(文本、图像、音频融合)、自主智能体(Agentic AI)、高级推理能力演进,但存在模型偏见、安全漏洞(如数据投毒、提示注入攻击);评估与安全挑战:需标准化评估方法确保模型可信度,同时防范 AI 系统被用于网络攻击、深度伪造等恶意行为。

2. 经济影响

全球竞争力:欧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学术研究中排名第二,但风险投资与专利数量落后于中美两国,需加强初创企业支持与产业转型;劳动力市场与产业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提升生产力,但可能导致高技能岗位需求增加、低技能岗位流失,需通过再培训缓解就业不平等。

3. 社会挑战

伦理与公平问题:训练数据偏差可能加剧性别、种族歧视,AI 生成内容可能误导公众(如虚假信息传播),需强化透明度与伦理审查;教育与技能鸿沟: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可个性化学习,但过度依赖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需推动 AI 素养教育;隐私与数据保护: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个人数据的大规模使用挑战《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需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安全。

4. 政策与监管框架

欧盟立法响应:《人工智能法案》以风险为基础分类监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禁止高风险应用(如社会评分),要求透明化 AI 生成内容;《数字服务法案》要求平台应对  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系统性风险(如选举干预);跨领域政策协调:结合数据治理、版权法(如 AI 生成内容知识产权归属)、环境政策(数据中心能耗),形成综合监管体系。

5. 行业深度分析

医疗健康: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药物研发、个性化诊疗,但需防范数据隐私与诊断偏差;教育领域:赋能个性化教学,但需警惕学术诚信与学习能力弱化风险;科研与公共部门:提升科研效率、政务服务智能化,但需确保决策透明与公众信任。

三、报告意义与价值

1.政策指导价值

为欧盟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战略提供证据支撑,推动技术创新与伦理监管平衡,如建议投资 AI 基础设施、强化跨学科研究、建立泛欧数据空间。

2.社会与经济启示

揭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就业、教育、医疗的重塑路径,呼吁社会通过技能培训、公众参与应对变革,避免技术垄断加剧不平等。

3.全球治理参考

强调欧盟在 GenAI 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角色,促进跨国协作(如数据共享、风险评估框架),提升全球技术治理话语权。

4.学术与产业推动

为学术界提供技术评估框架,为企业指明合规发展方向,助力构建 “可信赖 AI” 生态系统。

四、总结

该报告通过多维度分析,凸显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的革命性潜力,同时警示其社会风险。欧盟需以 “技术创新 + 伦理监管 + 社会包容的三重路径,在全球竞争中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技术红利惠及全体公民。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9f7e0b86-477c-11f0-85ba-01aa75ed71a1/language-en?WT.mc_id=Selectedpublications&WT.ria_c=41957&WT.ria_f=7490&WT.ria_ev=search&WT.URL=https%3A%2F%2Fop.europa.eu%2Fen%2Fweb%2Fgeneral-publications%2Fai-2025


编译自:欧盟出版局官网  2025-06-10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 毕心如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