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联教中心”)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联合举办的哈萨克斯坦区域教育领导者研修项目圆满落幕。来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部及各地区教育部门的25位项目成员、联教中心副主任胡国勇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宁波教授,以及联教中心副主任(挂职)郭婧博士等一同出席了结业仪式。结业仪式由宁波教授主持。
结业仪式上,项目成员代表们依次发言,高度评价研修项目的专业深度、实用价值与开放包容的氛围。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项目负责人扎尼尔·乔托耶娃(Zhanyl Zhontayeva)代表哈方团队,衷心感谢联教中心的精心组织。她表示,本次研修为中哈更广泛的教育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联教中心副主任胡国勇教授深情回顾了双方交流合作的历程与硕果,并表达了对持续深化协作,共同推动创新项目的期待。
最后,与会者共同见证了结业证书颁发仪式的举行,为此研修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研修项目打造了一个集专业对话、经验分享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探索于一体的交流平台。中哈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进行深度对话,为哈萨克斯坦区域教育管理者创设了了解上海经验、感知创新理念、探索本土化路径的思考空间。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论坛中,郭婧博士聚焦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分享上海基础教育的成就与经验。哈萨克斯坦区域教育部门负责人,巴甫洛达尔地区的萨马拉·阿伊特卡齐娜(Samal Aitkazina)、阿克莫拉地区的阿伊纳古尔·巴尔塔舍娃(Ainagul Baltasheva)、东哈萨克地区的萨森·乌特波夫(Sarsen Utepov)等先后分享了哈方的教育改革进展与实践案例。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主题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治理”“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成长”三个话题展开。
分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治理”中,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率代表团展示天津基础教育学校应用AI技术赋能学校育人和治理创新的先进经验与典型做法。天津市汇文中学校长璩巍、耀华中学科研信息处副主任史兼华、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副校长柴琛的分享,引发哈方代表对数字公平、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的热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部学前教育司负责人古尔纳拉·伊萨科娃(Gulnara Iskakova)、科斯塔那地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古尔西姆·乌拉扎巴耶娃(Gulsim Urazbayeva)、阿特劳应用技术学院负责人巴吉特·舍尔克舍巴耶娃(Bagit Sherkeshbayeva)分享了哈方融合AI技术的教育治理项目与未来愿景。






分论坛“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在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方波、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陈大方、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何园英分别介绍了区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的经验、“乐高教育进校园”项目特色及校本数智课堂创新实践,使项目成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上海基础教育学校中技术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



分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教师培养方式革新。华东师范大学陈向东教授从认知机制、知识论、心理理论和社会文化制度等维度,揭示AI大模型对师生学习和教育管理的影响,并描绘教师未来持续专业发展的图景。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将讨论引入实践领域,细致介绍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区域策略。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张蕊清分享了学校作为区域“智慧校园”项目实验校和第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培育校在创建创新环境、鼓励教师尝试新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双方代表就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价值的坚守、教育公平与伦理等问题的应对,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哈萨克斯坦教育督导对话会议”专题中,宁波教授以“新时代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题,从新时代中国教育成就与挑战出发,阐释中国推动教育强国的内涵与路径。上海市教育督导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张瑞田以“发展性督导评价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言,系统介绍上海市黄浦区通过构建治理新格局、加强督导专业化建设的经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部副部长汪茂华博士以“上海市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简介”为题,详细阐明上海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措施与实践。哈萨克斯坦教育部阿拜地区教育质量保证局负责人巴科特古尔·马萨利莫娃(Bakytgul Massalimova)介绍了国家教育质量监控的机制与核心工具。科斯塔奈市物理和数学中学校长斯韦特兰娜·别洛乌索娃(Svetlana Beloussova)介绍了该校建立的校内监测体系,以及教师发展平台(USTAZ)数字档案管理的经验。对话互动环节中,双方代表就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测的目标、价值及实践,进行了充分讨论。





为期一周的研修活动中,多次进行实地参访。研修项目成员在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沉浸式体验“智慧学校”,深度了解AI技术如何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成员们对于技术运用背后的组织逻辑表现出极大兴趣。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成员们得以目睹互动性、趣味性与技术增强型学习原则如何在校园之外的非正式教育空间中实施。在上海易教科技有限公司,研修团队深入了解了教育技术企业生态,认识教育科技的创新源头,及教育科技产品开发者与教育系统的对话机制。



本次中哈合作研修项目以“双向赋能”为核心理念,既系统传播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经验,又通过哈萨克斯坦教育实践的反向滋养,为中国教育国际化注入多元文化视角。哈方项目负责人扎尼尔·乔托耶娃表示,本次研修项目的结束“是分号而非句号”,标志着中哈教育共同体建设迈向更深层次。双方将以此为基,持续探索数字化时代教育治理创新路径,为“一带一路”教育互联互通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