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1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的研学团,赴泰国清迈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教育文化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心朱小虎副教授协调组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继龙副教授共同带队,来自比较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学9位研究生参加。
近年来,中心为推进中泰教育交流合作,与泰国清迈大学持续互动,分别于2024年、2025年组织清迈大学师生上海研学活动。应泰方邀请,此次由中心组织赴泰国清迈进行研学活动,以期增强研究生国际理解能力和国际胜任力。泰国清迈大学教育学院为此次活动进行了精心准备,安排了校园参访、课堂观摩、论坛研讨、文化体验等多样化的活动,为参与研学的师生提供了理解泰国教育、文化和人文的丰富体验。
7月2日,研学团首站抵达清迈大学教育学院。院长Tipparat Noparit教授携团队以泰式传统礼节迎接,系统介绍了学院“扎根本土、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之后,朱小虎副教授代表中心与清迈大学教育学院签订了双方的合作备忘录,他表示中心未来将与清迈大学持续开展研究合作、师生互访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为促进中泰教育交流贡献力量。下午,研学师生与清迈大学教育管理系进行了学术交流,Suban Pornwiang教授分享了教育管理系的创新实践项目,中泰双方围绕“学生中心”理念在课程设置、教师发展中的落地路径展开热烈讨论。
次日,研学团分别走访清迈大学附属中学与附属实验小学。中学部校长以“六大战略”为框架,阐释了私立名校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与家校共育赢得社会认可;小学部则通过“民主化管理”案例,展现泰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领导力方面的独特探索。
在中文教学环节,研学团成员以“上海文化”为主题设计互动课堂,生煎包、东方明珠、安福路咖啡等元素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跃然眼前,孩子们用稚嫩的中文齐声背诵《静夜思》,教室内外回荡着跨越国界的欢声笑语。
7月4日,研学团受邀参与了清迈大学教育学院第二届国际教育论坛,论坛主题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型”,聚焦教育领域最近发展和技术创新。清迈大学校长Pongrak Sribanditmongkol在开幕式致辞中专门向上师大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向上师大元课堂(MetaClass)主创团队表示感谢。在下午分论坛上,研学团冯远、黄菁菁和李滢滢三位研究生进行精彩分享。
另一组师生则在下午前往清迈WattanoThai Payap学校进行教育参访和交流。吴梦莹、瞿亚芳和姜甜甜同学分别为该校教师介绍了上海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和教学空间设计方面的特征与经验,学校则分享了泰国PISA 2022的结果及相应教学改进策略。研讨环节,双方就教育评价、课程改革、教育数字技术、学生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
7月6日,研学团与清迈大学教育管理系师生共同见证并参与了泰国特色的拜师礼。管理系学生身着泰式校服,以鲜花、香烛、芭蕉叶花环向师长行合十礼,教师则为学子系上象征祝福的白绳。当全场齐诵《崇师词》时,许多师生眼含热泪。这场庄严的仪式,不仅是对“尊师重道”精神的传承,更彰显了教育工作者“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使命担当。
7日上午,研学团走进拥有百年历史的达拉学校(Dara Academy),在校园参访中感受这所历史名校“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办学气质。学校领导系统介绍了其“三阶育人模式”,引发师生对不同文化语境下教育现象的深度思考。中文教学环节中,研学团队精心设计了 “上海速度”、“上海潮流”、“上海颜色”、“上海建筑”和“上海美食”五大主题的“上海文化工作坊”,将语言学习与上海都市脉搏与人文底蕴生动呈现。孩子们手持自己绘制的东方明珠明信片,用刚学会的中文说,“上海,真美!”。
下午则进行了上海教育的经验分享,吴梦莹以“教师成长共同体”为切入点,解析上海教师研修体系的“三维架构”;瞿亚芳则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案例,阐释上海中小学在课程整合中的创新实践。泰方教师频频点头,现场即兴开展“中泰课堂管理策略”的头脑风暴。
7月8日,在清迈戏剧艺术学院(Chiang Mai College of Dramatic Arts),研学团深度体验了泰国艺术教育精髓。表演课堂上,学生赤足练习“孔剧”面具舞步,教师俯身调整指尖弧度,强调“仪式感是传统的灵魂”;乐器工坊中,竹排琴的清冽声如溪流潺潺,学生凝神校准音阶,演绎泰式乐律的数学韵律。
互动环节,中泰师生共奏泰鼓、共舞《玛诺拉》,文化差异在艺术共鸣中消弭,教育交流的真谛在此刻具象呈现。艺术教育正是这样一座桥梁,让理解与共生生根发芽。
7月9日,研学团走进科威荣特私立学校(Kowitthamrong Chiang Mai School)进行参访。访问恰逢当地传统的蜡烛节活动,研学团师生有幸走进寺庙,与僧人探讨泰国宗教与教育的融合共生关系,并亲身参与学校师生的盛大游行和献烛活动,体验当地浓厚的宗教教育氛围。下午,研学团在学校教师带领下体验了手工绘制帆布袋和制作泰国鼻通的活动,并在师生陪同下参观了当地的综合市场,了解学校基于当地文化的社团活动与社区实践。当天的活动让研学团深刻体验泰国学校教育与当地社区之间的融合式发展。
7月10日,研学团一行11人与清迈大学教育学院吴美灵(Phattharamanat Sritrakul)老师惜别,感谢她对此次活动的无私付出。此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了从大学到中小幼、从综合大学到艺术院校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从国际会议、院系交流、师生对谈到午间茶叙的各层次教育对话,研学团深入到泰国的学校、社区和寺庙,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泰教育深度交流,增强了教育“国际理解”能力,加强了中泰教育与人文交流。整个研学期间,师生还就“他者视野下的中国教育”课题进行了多场次、多层次和高频次的访谈,以期未来更好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此次研学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活动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泰国清迈大学教育学院的共同支持。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和清迈大学教育学院将每年组织互访活动,推进双方在教师研修、学生交换、课程共建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高质量中泰教育交流合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