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中心国际STEM教育志愿者暨区域国别教育调研团受邀赴日惹国立大学,参与联教中心-日惹国立大学联合教育研究中心(JEC-TEC-UNY)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自2023年该联合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此为第一次有双方青年学生参与的交流活动。日惹国立大学副校长普特罗教授(Nur Hidayanto Pancoro Setyo Putro)和研究生院院长西斯万托约教授(Siswantoyo)对中心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加强教学科研合作。朱小虎副教授对日惹国立大学的热情接待、对联合教育研究中心的多项进展表示感谢。日惹国立大学各院系有近80名教师、学生现场参与活动。
在研讨会上,日惹国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库玛拉萨丽博士(Dyah Kumalasari)介绍了该校作为印尼教师教育领域的第一强校,其在教师培养方面的成就及核心举措,期待通过深化科研、课程开发及能力建设合作,为中国印尼教育交流注入新动能。
中心张华峰副教授作“探索上海STEM教师的学习”报告,借助一项基于上海28所中学2410名教师的调查研究,报告了上海STEM教师的学习特点和特色,提出各国应携手起来共同面对STEM教育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丁若曦博士与硕士生成佳蕾以“教师国际交流中的知识共享与青年发展”为主题,作共同报告。丁若曦博士呈现了中英、中坦教师交流项目中的知识流动和教师组织模式。尤其通过知识互动的纵向提升、深层知识的横向扩散,展现了青年教师与师范生在跨文化知识共享中的“催化剂”作用。成佳蕾同学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国际交流对青年胜任力发展的意义。她以中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本次中国印尼教育交流项目为案例,介绍了中心推动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的实践举措,展现了自身的成长,倡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共建美好世界。
硕士生沈华禹以印尼16个省份26位中小学校长的访谈为基础,报告了中国印尼基础教育合作的现状研究。该报告揭示了印尼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对中国知识与技术支持的需求,提出双方在政府、高校、中小学层面深化合作的具体建议。
本科生费嘉怡作“从道德视角看中国教师形象”报告,以中国女教育家于漪为例,剖析其为国育才的使命感、以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推动教育改革的进取精神,展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一大批卓越教育家、教师的形象。
中心报告受到热烈欢迎,在场师生与团队积极互动。
8月1日至4日,中心国际STEM教育志愿者暨区域国别教育调研团在印尼日惹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和调研活动。8月2日,中国印尼教育合作访谈和讨论会在日惹国立大学举行,日惹国立大学国际交流处主任、多个学院院长、印尼学生、中国留学生等30人参加。中心师生和与会者深入对谈,进一步理解了印尼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与挑战,并描摹印尼教育界眼中的中国教育形象、发展经验和创新方向,或给中国印尼教育合作提供启示。8月4日,中心团队前往日惹地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交流,调研印尼地方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