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托育政策观察
编者按:2025年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作为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0-3岁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生开端“黄金1000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少子化国家,近些年坚持“投资于人”,着力支持0-3岁的早期教育与托育服务体系,通过完善早期托育立法、提高现金与成长金补贴、差异化阶梯式育儿补贴、完善多元化托育机构设立、扩大免费日托服务、补充托育人员与师资力量、加强早教机构监管、税收与薪资福利联动政策、促进政府与产学研合作、支持家庭与社区深度协同等全周期举措,以撬动家庭生育意愿,提高人口出生率,构建高质量活力社会形态,促进民族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关注各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托育与早期教育政策,以期为我国不断完善育儿与托育政策提供国际视野。
为应对低出生率与老龄化挑战,韩国近年来持续推进托育服务立法和政策创新,着力为0–3岁婴幼儿及家庭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体系,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一、推进立法完善
为解决生育率的难题,韩国政府自2005年起就制定了《老龄化社会低生育率基本法》(Framework Act on Low Birth Rate in an Aging Society),并在2006年启动了为期五年的《老龄化社会与人口规划》(Plan for [an] Aging Society and Population),截至目前已发布应对低生育·老龄化问题的第四次基本规划,并基于此制定2025年人口政策。2024年9月,韩国国会通过三项托育相关法案修正案,并于10月公布,自2025年2月起施行。根据新规,父母可享有最长18个月的托育假(在特定条件下),并可分段使用,陪产假也由10天延长至20天,中小企业将获得工资补贴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尤其倾向于鼓励父母双方共同休假,单亲家庭和有重度残疾儿童的家庭亦在适用范围之列。
二、扩大公共托育覆盖面
在托育服务供给方面,韩国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公共托育覆盖面。针对0–3岁婴幼儿,部分地方政府提供每月约120万韩元(约合830美元)的家庭托育津贴,以减轻养育成本。同时,首尔市自2025年起取消对非韩国籍儿童的年龄限制,外国居民家庭也能申请托育补贴,且不设收入上限。此外,韩国政府计划自2025年7月起为所有5岁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与托育补贴,逐步实现全国普惠托育目标。
三、政企合作缓解育儿压力
除政府政策外,企业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多元支持措施。一些大型企业,如现代汽车集团,设立不孕治疗带薪假期并承担相关费用,部分企业更提供高额生育奖金以鼓励员工育儿。首尔市政府则允许有0–9岁子女的公务员弹性调休,并对未能履行托育设施义务的企业实施罚款。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于2024年启动引入外国家政帮工试点,计划逐步扩大规模,以缓解女性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压力。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韩国总和生育率在2024年微升至0.75,为近九年来首次回升。然而,这一水平仍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专家指出,未来政策需从单纯的现金补助转向托育服务质量提升、住房保障、工作与生活平衡等多维度综合改革,才能真正改善家庭生育环境。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ft.com/content/20b07600-765e-461b-8439-a0c6e7c7f4da
编译自:乔治城国际事务期刊,2024-09-24
全球就业新闻、观点与活动报,2024-11-08
越南快讯(国际版),2025-02-19
韩国先驱报,2025-07-29
金融时报,2024-07-28
路透社,2025-02-26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成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