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师发展专题
编者按: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8月28-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智利召开世界教师峰会,会后发布了《圣地亚哥共识》,旨在推动全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教师短缺,提升教师质量,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奠基。近年来,各国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革教师培养机制、扩大教师培养通道、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等举措,谋划并实施本国的教师发展大计。放眼全球,中国在教师发展领域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可为全球教师事业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在校园教育生态中,家校矛盾这一难题正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东京都教育委员会近期召开了第三次“学校与家庭、地域良好关系建设”专家会议,旨在聚焦并解决家校关系中的实际问题。会议特别邀请了东京都内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家长代表,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
家长代表们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教师沟通短板与信息共享不畅。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家长教师协会(PTA)活动和学校活动大幅减少,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淡薄。尽管班级家长通过社交网络服务(SNS)建立联系的趋势有所上升,但这也衍生出新的困扰。部分家长在群组聊天中进行的八卦闲聊,有时会引发对学校的问询,无疑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在沟通层面,部分教师的表现让家长深感忧虑。有家长无奈表示:“如今,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单方面表达自己意见的人越来越多,讨论往往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引发对立。”更有家长直言,部分教师的态度让他们感到不安,因此迫切希望提升教师的沟通能力。此外,教师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巨大,也让家长们心疼不已,他们希望“老师能在精神上更从容一些”。而家长之间关系的淡薄,也导致他们无法就学校的不满等问题相互交流,只能直接向教员传达,进一步加剧了家校之间的紧张氛围。
从学校方面来看,家长们对信息共享的渴望尤为强烈。多位家长表示:“如果有更多学校的相关信息,我们会更安心,与学校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在他们看来,信息提供是构建良好家校关系的基石。
针对这些意见,委员们积极回应,提出了多项建设性建议。他们理解家长希望获取更多信息的诉求,认为增加沟通势在必行。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增加教员负担,可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等创新方式。此外,还有委员提议,教育委员会应制定并公布家长应对规则,为家校沟通提供明确的指导。
为了切实解决家校矛盾,东京都教委还设立了“学校问题解决支援中心”,作为解决学校难以独自处理问题的咨询窗口。近年来,该中心的咨询次数呈上升趋势。2023年度,该中心共收到1238次咨询,其中针对“教职员工言行”的咨询最多,占比高达40%,这充分暴露了家校矛盾的严峻性。
面对这一现状,东京都教委从今年5月开始,就应对家长骚扰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研讨。鉴于今年4月在东京都实施的《骚扰防止条例》也适用于学校现场,东京都教委计划就外部听证会和指南的制定展开讨论,力争在年底前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家校关系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kyobun.co.jp/article/2025090303?ref=trend
编译自:日本教育新闻,2025-09-03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于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