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10月8日晚,为庆祝2025年“世界教师日”,一场聚焦全球教师专业发展前沿议题的高水平线上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TEC)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教育规划中心(RCEP)首次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300余名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线上参会,共同探讨在多重挑战下如何通过教师合作促进教育转型与发展。
会议在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教授与RCEP中心主任Ms. Mahra Al Mutaiwei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两位主任均指出,当今教师职业正面临从数量短缺到质量提升,从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到拥抱新技术革命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促进教师间的有效合作,不仅是应对挑战的关键策略,更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机制。
论坛第一环节由卞翠副教授主持,聚焦国际组织的宏观视野与循证研究。教科文组织教师工作组(TTF)负责人Carlos Vargas先生,从全球视角深刻阐述了发展协作式专业化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在何时、何地可以有效开展教师合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期儿童与学校教育部门负责人Ms. Yuri Belfali女士,向与会者分享了最新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 2024)”部分结果,围绕教师职业满意度、工作负担、合作意向以及对人工智能(AI)的使用意愿等关键主题,呈现了富有洞见的国际比较数据。
论坛第二环节由阿联酋高等教育学院Joseph Agbenyega教授主持,深入探讨了地方与区域性的教师合作机制与治理模式。教师教育中心王洁教授以“中国的教研组(TRGs):一种制度化的教师合作学习机制”为题,系统介绍了中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教研组”的内涵、形成与运作模式。她通过与西方的专业学习社区(PLC)、课例研究(Lesson Study)等模式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一传统制度在人工智能与社会情感学习(SEL)等新兴议题下所面临的挑战、机遇与未来发展路径。格拉斯哥大学的Dr. Tore Bernt Sorensen则以欧盟“伊拉斯谟+教师学院”政策为例,剖析了其作为实验主义治理的典型实践,分享了欧盟在教师治理领域的软治理举措、政策学习效应及其战略意图。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循证研究如何有效服务于教育政策制定、教师合作如何驱动教师职业转型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转型、创新的教师治理机制,以及如何让教师政策更好地与教学实践衔接等核心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本次论坛作为教师教育中心与RCEP的首次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共同履行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的核心使命,为实现2030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