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政府正通过“快速最优成果项目”(Program Hasil Terbaik Cepat)持续加大力度,推动全国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印尼基础与中等教育部积极落实这一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育机构振兴工作。西爪哇省卡拉旺县便是其中的重点区域之一,当地的特拉加萨里第一国立初中已享受到该项目带来的好处。
今年,特拉加萨里第一国立初中获得了27亿印尼盾(约116万人民币)的教育振兴专项资金。这笔资金主要用于两大核心领域:一是建设一间配备全套设施的图书馆,以此助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阅读习惯;二是新建7处符合标准的卫生间及配套卫生设施,为营造整洁、健康的校园环境提供基础保障。
此次教育振兴工作并非仅局限于新建设施,还涵盖了校园现有设施的修复与升级。该校内6间教室和2间实验室存在中度损坏问题,此次均进行了全面修复,同时还为这些空间配备了充足的教学设备。改造后的教学空间将显著改善教学生态,让师生得以在更舒适、便捷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
特拉加萨里第一国立初中校长乌斯・苏吉亚纳(UusSugiana)表示,学生们一直热切期盼着建设工程完工。“有了这笔资金支持,我们终于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空间。孩子们特别期待新图书馆和升级后的实验室投入使用,而且现在卫生间的数量也完全能满足需求了。”他的话语中充满感激之情。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学校振兴项目还为周边社区带来了“乘数效应”——建设过程中,共有60名当地居民参与其中,涉及施工负责人、工匠、杂工等多个岗位,其中部分参与者还是该校学生的家长。这种本地参与模式让居民们对学校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此外,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均从附近的建材店采购,间接带动了卡拉旺县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力。
特拉加萨里第一国立初中学校建设委员会埃普・萨普丁(AepSaepudin)对这一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认为,让当地居民参与学校建设,不仅能加快工程进度,还能直接为居民带来经济收益。“我们从劳动力雇佣和建材采购两方面融入本地资源,这是一个真正贴近社区、惠及民众的项目。”他补充道,正是通过采购周边建材,卡拉旺县的经济循环才得以进一步激活。
印尼基础与中等教育部小学司司长莫赫・萨利姆・索马德(Moch.SalimSomad)在听闻相关情况后表示欣慰,他指出,这种“自主管理”的项目实施模式,正是遵循了普拉博沃・苏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总统的指示——学校振兴项目需充分赋能本地劳动力。“按照总统的要求,从施工负责人到工匠,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都必须是学校周边居民。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项目既能改善教育设施,又能带动社区经济发展。”他如是强调。
莫赫・萨利姆・索马德进一步解释,“自主管理”模式还具备高效性,能让更多学校纳入项目受益范围。“原本计划纳入振兴范围的学校有9409所,而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实际覆盖的学校达到了14071所。这种模式带来的成本节约,让我们得以扩大项目受益面,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据他介绍,这14071所受益学校涵盖多个教育阶段,具体包括1517所学前教育机构、6325所小学、3988所初中以及2241所高中。
针对卡拉旺县的具体推进情况,莫赫・萨利姆・索马德透露,基础与中等教育部已对当地4个教育阶段的46所学校实施了振兴干预。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机构6所、小学25所、初中13所、高中2所。
卡拉旺县教育、青年与体育局局长瓦万・塞蒂亚万・纳塔库苏马(Wawan Setiawan Natakusumah)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认为通过“自主管理”模式推进学校振兴,能产生双重效益,本地劳动力的参与便是关键体现。“从施工负责人、工头到普通工人,全部都是学校周边居民。所以这个项目不仅帮学校改善了硬件条件,还为激活社区经济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如今,在振兴项目的推动下,特拉加萨里第一国立初中正逐步转型为更安全、健康、舒适的学习场所。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不仅让校园环境更好,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周边社区也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印尼教育部,2025-10-23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沈华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