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 | 张羽:课堂评价范式创新——人文与科学范式的对撞与融合

发布者:王浩 发布时间:2023-11-26 浏览次数:10

   1122日下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张羽受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课堂评价范式创新——人文与科学范式的对撞与融合”的学术讲座。本讲座探讨了神经生理数据表征教育人文投入的可能性,基于认知科学与教育学的深度交叉为理解学习的机理提供新证据、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此次为研究院“学思讲坛”的第二十七讲,由丁若曦博士主持、王洁教授与谈,吸引了院内外诸多教师、同学参与。

主讲人|张羽副教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张羽老师分别从课堂评价的重要意义与挑战、课堂评价范式创新——智能、智能课堂评价的研究基础、合作与研究伦理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了课堂场域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及实践中的困难,提出“智能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观点。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理论结合,智能课堂评价机制能帮助教师获取教学过程中的复杂信息流并快速做出专业判断,解决信息内隐性、信息超载、信息理解等困难与挑战。张羽老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可穿戴设备,长期追踪采集真实课堂多模态数据,进行自然情境下的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科学有趣的结论。这种将教育活动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方式,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更将走向一场孕育中的教育评价范式变革。最后,张羽老师讨论了驻校教育研究模式以及研究伦理问题,指出教育研究不应只限于知识生产,而需要为教育实践改进做贡献,与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学术-实践”共同体,提升教育研究的实践价值。

讲座与谈人王洁教授首先感谢张羽老师为研究院师生带来精彩报告,随之与其讨论了范式更迭中学生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问题。同时,王洁老师强调了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的严峻挑战与进步机遇,基于此而讨论了人类创新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与谈人|王洁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对话交流环节,在场听众老师、同学对张羽老师报告中涉及的部分专业术语及研究结论进行追问,对未来智能化时代课堂评价应如何进行、人类和机器学习的差异及两者平衡等问题亦投以许多关注。院内外师生与张羽老师、王洁老师充分交流,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讲座现场

供图、供稿:马一宁


电子邮箱:riice@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