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基会发布2025年《儿童权利青年教育前瞻报告》

发布者:万军恺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次数:10

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题为2025年《青年愿景家:儿童权利青年教育前瞻报告》(Young Visionaries: Child Rights Youth Foresight Report on Education 2025)。该报告基于来自15个国家的800余名儿童和青年参与的40多场研讨会,汇集了年轻一代对教育未来的见解与建议。报告旨在通过青年前瞻方法,系统性探讨教育领域的新兴挑战与机遇,推动全球教育体系向更加包容、公平和适应未来的方向转型。

一、全球青年共同呼吁:重塑教育体系

报告开篇指出,教育不仅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更是他们实现潜能、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然而,尽管全球在普及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包容、公平和优质的教育目标仍远未实现。据《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25)指出,多数国家在教育普及、完成率和学习成果方面进展缓慢,全球有超过6亿儿童未能达到阅读和数学的最低熟练水平。

在此背景下,202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年前瞻奖学金项目的15位青年研究员,他们提出的核心建议包括:让儿童和青年参与学习环境与体验的设计;推动教育中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以及确保教育内容能够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二、国别案例:多元背景下的教育挑战与创新实践

报告描述了各国教育的现状、新兴的变革及理想的未来。以下是部分国家的典型案例:

1. 厄瓜多尔:情感健康与共情能力的培养

在厄瓜多尔,99名参与者通在7场工作坊中指出,当前教育体系过度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许多学生感到在表达情绪时被忽视或污名化,缺乏系统的心理支持。他们希望未来学校能成为关怀、合作与社区转型的空间,将情感教育纳入核心课程,并通过青年议会等机制让学生参与教育决策。

2. 加纳:人工智能教育中的数字鸿沟

加纳的64名参与者揭示了师生在人工智能认知上的差距。农村地区学生因缺乏设备和网络,在AI素养方面远远落后。他们担心这会加剧教育不公,甚至影响未来就业。参与者希望未来所有学校都将AI素养作为基础技能,并通过“以思维为中心”促进城乡学生合作,共同探索AI在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

3. 哈萨克斯坦:包容性教育与残疾学生权利

哈萨克斯坦的研讨会聚焦于残疾学生的教育机会。目前,许多感官障碍学生仍主要在特殊学校就读,主流学校缺乏无障碍设施和手语教师。参与者呼吁建立包容性监测机制,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并加强辅助技术的应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尊重与支持的环境中学习。

4. 法国:性别包容政策与实践的脱节

法国参与者指出,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性别包容政策,但在学校中落实不力。他们建议设立儿童和青年咨询委员会,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校园安全与服装规范等决策,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地。

5. 海地:冲突中的移动学习

在海地,安全问题严重干扰教育。青年们依靠临时学习中心与社交媒体维持基本学习。他们希望未来能加强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提供便携式学习工具与心理支持,确保在危机中仍能接受教育。

四、总结:青年是教育未来的共同构建者

报告最后强调,儿童与青年不仅是教育的受益者,更是其批评者、共同创建者与愿景提出者。他们渴望一个尊重多样性、注重情感健康、强调实践能力并与技术和谐共处的教育系统。在全球教育面临资源紧缩与不平等加剧的当下,倾听年轻一代的声音,并将其纳入政策设计与实施过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更多信息请参阅:https://www.unicef.org/innocenti/reports/young-visionaries


编译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网,2025-11-11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沈秋雨


电子邮箱:riice@email.shnu.edu.cn 电话:021-6432102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81号教苑楼A座11楼